瓦扎艺术中心:铜十字的第五个方向
Jun 07, 2024
陈怡宁
瓦扎艺术中心,卢本巴希,刚果(金)
四月中,上海纽约大学当灯艺术中心(上纽ICA)的展厅内,彩色胶带交错成方格,粉绿图书架上多了一些衣着斑斓的铜丝玩偶。瓦扎艺术中心(Center D’art Waza)的成员菲扎·卡英古·拉马扎尼(Feza Kayungu Ramazani,以下简称菲扎)和波迪希·凯文·通巴·马孔加(Prodige Kevin Tumba Makonga,以下简称马孔加)将观展者带入了一个充满童趣的艺术空间。他们以跳房子的游戏开场,邀请观众共同创作花朵,用铜丝和碎布做玩偶,仿佛回到了无忧无虑的童年时光。
克里斯蒂安·尼安佩塔,《世界之后的文字》影像静帧,2017年
由卡姆登艺术中心委任制作,图片由艺术家与上纽ICA提供
在这个名为“夜校”(École du soir)的展览中,艺术家们以“思考非洲”为线索,追问“如何共存”。适逢卢旺达屠杀三十周年,菲扎和马孔加的工作坊似乎透着一股不合时宜的温馨。的确,在探讨殖民、剥削、暴力和资源掠夺等沉重议题时,艺术介入的方式往往并非温馨。
然而,正如卢本巴希的孩子们利用铜矿废料和纺织废料,在殖民和资源掠夺的生产运输网络中创造出玩偶空间一样,这种温馨蕴含着开放与亲密的深意。它并非逃避现实,而是在避免陷入受害者叙事窠臼之上,指向一种有机生长的韧性连结,以及其中朴素而激进的生存智慧。菲扎和马孔加所在的、位于刚果(金)卢本巴希的瓦扎艺术中心正是这样一个“通过友谊和归属、乐趣、谦逊、重新学习的意愿以及希望”建立起来的“开放之家”[1]。
2010年至今,不同艺术家、音乐人、思想家和文化工作者来往于瓦扎艺术中心,在多重语境相互渗透的日常生活中模糊身份,互相激发,摸索更为平等的生存和劳动方式。在“基拉塔”(kirata,由‘curator’的形变音变而成)项目中,他们问:“白人到来‘之前’到底发生了什么?被‘发现’的艺术家们是和ta们的生态系统一起被‘找到’的吗?艺术家们‘消化’并重新诠释了什么?刚果其他知识分子和社会语境如何作用于这些艺术的迸发?” [2]瓦扎一边抵抗机构化、中心化、自我宣传和商业利益导向的掠夺式策展,一边持续致力于陪伴和培养本土以及跨区域的草根艺术生态和实验性探索,让这些生态系统和探索在开放和亲密中汇聚流动。
历经十多年的实践,瓦扎的组织方式更为精简灵活。它发展出互相嵌套渗透的关系网,成为其他艺术组织,如艺术协作(Arts Collaboratory)和另外路径非洲集群(Another Roadmap Africa Cluster)等的组成部分。同时,在有机形成的亲密连结中,它通过诸如“基隆博”(Quilombo)等项目探讨非裔社群延续至今的土地问题以及与其相关的共同抗争和身份认同。这种对现有政治时空的逃逸和转化,延伸向虚拟空间,也延伸向与“黑色大西洋”和非洲议题相关更为深广的合作。
Arts Collaboratory年度集会现场,图片由Arts Collaboratory提供
瓦扎影片《瓦伦巴:卢万佐·瓦·米库巴的故事》里,铜矿带本内米屯巴人(Bene Mitumba)仍然用延续几个世纪的方法制造铜十字货币:“这是一个铜十字。十字指向四个方向,但这是地理学家的说法。我们本内米屯巴人,认为还有第五个方向。我会一一展示给你看。在东、南、西、北之外,第五个方向在中心,这就是我作为酋长米维卢(Mwilu),科卢韦齐的主人,我在这里,在中心——那些从东方来的人们在中心找到我,那些从西方来的人们来到中心,那些从北方来的人在中心找到我,那些从南方来的人们也一样,来到中心,与我相遇。也就是说,我,米维卢,应该盛情款待世界各地的造访者,他们在科卢韦齐,在我的土地上,找到了我。”[3] 也许就像本内米屯巴人酋长米维卢所说,中心之于瓦扎,是铜十字上汇聚离散的第五个方向。
与展览”夜校”相关的上海文本工作间成员们的头脑风暴成果
制图:赵伊人,图片由上纽ICA提供
作为“夜校”项目“文本工作间”(scriptorium)小组“有身书”(flesh and ink)的参与者之一,陈怡宁受《艺术新闻》的邀请对菲扎和马孔加进行了专访。
Q=《艺术新闻》A= 菲扎·卡英古·拉马扎尼(Feza Kayungu Ramazani)和
波迪希·凯文·通巴·马孔加(Prodige Kevin Tumba Makonga)
Q:瓦扎艺术中心诞生于 2010 年的卢本巴希。是什么样的艺术空白或渴望促使了这一倡议的诞生?那些早期的故事和经历如何继续塑造着你们今天的愿景?
A:瓦扎最初是一群朋友组成的社团,叫维卡诺斯(Vikanos),当时大家只是想要组织一些文化活动,后来才逐渐发展为一个汇聚艺术家、社会思想家和文化创作者的正式组织。
从朋友组成的社团转变为正式组织,瓦扎走过的这段旅程激动人心。它意味着瓦扎接纳了更为广阔的愿景,从一个关系密切的小团体转型为一个平台,去培育和扶持艺术家与文化思想家之间的合作与创意。
随着影响力的扩大,瓦扎仍然致力于在成员间培养一种家庭和社区意识。它向更广大的艺术群体敞开大门,由此创造了一个多元视角汇集的空间,促进创新,突破艺术和文化的边界。这种演变将继续塑造文化景观,同时持续为社区内的艺术家和思想家赋能。
Q:“瓦扎” 这个名字蕴含深意。能否分享一下这个名字背后的故事,以及它如何体现这个艺术中心的理念?A:“瓦扎”在斯瓦希里语中意为“想象”。创作艺术作品必然离不开想象力。艺术家从社会观察经过想象力的桥梁到达艺术创作的彼岸。想象力在其中唤醒审美感官和批判性思维。
瓦扎在其理念中融入“玩耍(wazi)”的概念,为想象力的激发增添了更深层的意涵。正如我们所知,想象力绝非仅仅依靠技术技巧,还需要自由开放的心态。通过引入“玩耍”的概念,瓦扎强调对创造精神的解放,让其摆脱束缚,自由驰骋,探索无限的可能性空间。
瓦扎倡导的自由拓展想象力的理念孕育出一种氛围,使人们敢于打破常规,构建大胆新想法。所以瓦扎的项目并不仅仅源于使用需求,还来自天马行空的想象力探索。无论是在这一空间内自发产生的火花,还是志同道合者之间讨论所激发的灵感,这些项目都无不彰显着自由思想和创意表达的精神。
Q:瓦扎目前专注于艺术教育、 “非榨取主义(non-extractivism)”和“绿色殖民主义”等议题。这些议题都很有意思。可以解释一下它们的具体内容,以及它们成为瓦扎核心议题的原因吗?
A:瓦扎的艺术教育采用了一种新颖的方式和别样的教学方法。它摒弃传统套路,利用工作坊、讲座和对话来促进艺术学习和成长。通过这些形式多样的途径,人们可以参与到一种充满活力的学习体验中,激发创造力和探索精神。
非榨取式博物馆的概念主要挑战传统意义上人们对博物馆的认知,即博物馆是大众主动寻求艺术品的地方。瓦扎主张博物馆应该转向以社区为中心的参与方式。艺术品归还问题是瓦扎这一主张的核心,也由此引发了许多相关讨论。通过将艺术品直接返还来源地社群,促进围绕归还问题的对话,瓦扎旨在为在地社群赋能,加深艺术与社会之间的联系。非榨取主义的进程实际上并不局限于它与博物馆概念的联系,也重塑了策展人的传统角色。策展人的职能超越了单纯地策展艺术品;相反,ta们在艺术作品与社群之间充当推动者或协调员的角色。这种对策展人角色的重新构想解构了古典的策展观念,后者往往优先考虑在博物馆的框架内展示和诠释艺术作品。正是出于这个原因,瓦扎使用“基拉塔(Kirata)”一词来代替“策展人(curator)”。基拉塔们弥合艺术作品与其来源社群之间的鸿沟,倡导一种更具包容性和参与性的艺术策展方式。
“绿色殖民主义”概念则深入探讨了土地、自然和权力动态之间复杂的交集。这种批判性考察质疑土地所有权和土地占有的合法性,尤其是在那些强大机构牺牲当地社群来实施其意志的情况下。这一议题着眼于土地保护背景下的环境问题,旨在揭示和描绘让环境破坏和不公正得以延续的权力体系。
不同的项目因为一些共同的脉络相互呼应,触及同一议题,这是瓦扎项目的有趣之处。比如韦尔贝克·姆威瓦藏品(the Collection Verbeek Mwewa)和河畔博物馆(MAS)项目都在探讨与博物馆相关的议题。它们面临的共同问题是:曾经与社群不可分割的艺术作品,如今囿于馆墙之内,社群对这样的转变有什么反应?
另一边的前沿探索中,“基隆博(Quilombo)”、“瓦伦巴(Walemba)”和“卡勒拉(Kalera)”等项目探讨了在环境问题的语境下土地占有和抵抗的复杂动态。这些项目深入挖掘了殖民者或地方权力机构以自然保护之名延续至今的“绿色殖民主义”遗产。
Q:这些议题如何影响个别项目的发展?项目的产生是源于单一议题,还是存在一个更具关联性和不断演变的过程?
A:瓦扎内部存在着密切关联的创作过程,单个项目经常会与既有议题相契合。瓦扎通常会发起一些艺术项目并提出一个讨论时间,艺术家可以在讨论时间里提出ta们的项目。之前也提到,一个实验性的项目也会在对话中有机地与其中某个既有议题产生关联。不过并不是所有单个项目都一定能契合既有议题。这种灵活性允许了更加多元的艺术表达形式。
瓦扎艺术中心”Baraza Ya Ba Kirata”讨论现场
Q:马兰巴(Maramba)项目强调 “权力归于人民(power to the commons)” 。瓦扎如何培养共享创作所有权和艺术交流的意识?这种意识是否体现在瓦扎的日常生活中,有没有转化出其他的项目?A:马兰巴(位于卢本巴希)拥有极为丰富多元的历史,殖民时期,特别是随着刚果国家铁路公司的建立,不同社群涌入其中。马兰巴营地的创建汇集了来自各个地区的人们,ta们在这里共同生活和工作,尽管背景各异,却分享着各自的生活和文化。这种文化融合和共同经历为今天充满活力的社区奠定了基础。
选择马兰巴作为 “权力归于人民” 项目的实施地很合适,这里不仅有着重要的历史背景,还聚集着大量年轻人,并且占据着战略性的地理位置。通过翻新篮球场和推广“权力归于人民”的理念,这个项目聚焦于改善公共空间,使其更好地服务于社区。地面上库巴女性的图案增添了空间的文化气息;为艺术展览预留的空间则进一步丰富了这里的文化景观。
与此同时,在瓦扎艺术中心,「共享空间」的概念也在持续被积极践行,不同艺术团体和社会运动将这里视为一个公共空间。每个团体都会为维护空间的整洁做出贡献,从而培养归属感和社区责任感。比如卢本巴希拉斯塔法里运动(Rastafari movement)的参与者们会定期对这个空间进行深度清洁,以此感谢ta们能够使用它。
“夜校:和瓦扎一起学习”现场,美凯龙艺术中心,2024年
图片由美凯龙艺术中心提供,摄影/林莱尔
Q:瓦扎在植根本土与放眼国际的动态互动中蓬勃发展, “基隆博” 项目以及在第十五届文献展的参与等等拓展了瓦扎的影响力。你们如何确保这些合作能够丰富本土的艺术氛围?另外,像《瓦伦巴》这样的电影艺术实践超越了单纯的再现,它们如何积极赋权和支持本土的艺术实践和表达?
A:我们的每个项目都与来自本地生态系统的艺术家、作家或研究人员合作完成。 合作者之间的交流对瓦扎来说至关重要,因为这能让我们发出自己的声音,讲述来自我们独特视角的故事。 归根结底,我们的目标是让来自遥远地区 ( 欧洲 – 美洲 – 非洲 ) 但有着相似关注点的人们进行思想和经验的交流。
《瓦伦巴》这部影片是一首献给同名村庄铜矿工人的颂歌。 除了歌颂这里是最早制作铜十字的地方之外,我们还需要让人们认识到,这个社区由于原材料所在地的私有化,失去了自由创作“米库巴(铜十字)”的能力。虽然讲述的是文化和传统的消逝,但通过这个故事,我们也在保护文化本身。
瓦伦巴的矿工们并不认为ta们的实践是艺术创作,因为铜十字曾经被用作货币,现在则只接受委托制作。 也许这正是让铜十字架获得新生命或新叙事的一种方式。 从一块石头 (孔雀石) 开始,把它放入火中,提取液态铜,然后创造出一个铜十字,这个过程本身就充满着魔力,就像艺术家从一个想法开始,最终创作出雕塑或绘画一样。
这个项目是一个跨领域的交流,涉及到 1. 教育 (瓦伦巴的历史),2. 绿色殖民主义 (掌权者决定土地的命运以及谁从中受益者),3. 非榨取性实践 (纪录片采用更具实验性的方式呈现,偏离传统纪录片的风格,避免将拍摄对象异色化),4. 铜矿工人既是历史讲述者,也是艺术家,尽管ta们自己并不这么认为。
瓦扎艺术中心自2018年起组织的年度聚会Mitaani Moments
Q:像 “幽灵归来” 这样的项目积极探索艺术归还和社会参与。可以分享一些具体例子来解释这个和其他类似项目如何面对刚果民主共和国的相关议题吗?它们如何对相关社区产生的影响?A:50:50团队和瓦扎与姆布蒂人(Mbuti people)就该戏剧项目进行的对话,凸显了文化敏感性和尊重原住民社区的重要面向。围绕姆布蒂人民遗骨的讨论强调了承认和设法解决历史不公正的必要性。瓦扎主张辩论过程中要有社区代表和死者亲属在场,确保直接受影响者的声音被聆听和尊重。这种做法不仅能促进对话和理解,还能通过对问责与和解的倡导,影响社会认知。
同样地,让来源社区参与有关归还其文化遗产中被掠夺的雕像和面具的讨论,反映了瓦扎对相关伦理实践和归还努力的承诺。邀请来源社区分享ta们对归还文物的看法,让相关社区参与到归还程序中,这种做法彰显了瓦扎对包容性的重视。
将文物从全球北方返还时,与来源地的受影响社区进行对话至关重要。只是将文物放进博物馆 (一如既往的做法) 是远远不够的。那么解决方案是什么呢?这些文物在西方社会被估值数百万美元不等,我们有能力确保它们“安全”吗?还是它们最终会不可避免地从博物馆或机构的展柜或档案中“消失”?
这个戏剧项目因为涉及人类遗骸的归还而变得复杂。遗骸出土地的社区的一个诉求是归还被盗走的社区文物,其中包括王座、狩猎刀和珠宝等传家宝。但ta们并不希望遗骸被归还,而是更希望修建学校和医院,并接受相关教育,以便维持这些设施的运营。这进一步加剧了问题的复杂性,因为ta们所要求的学校、教堂和医院都是遵循西方标准和方法建设的。
文化工作者图解(Kirata Graphic),
图片由艺术家与上纽ICA提供
Q:上海”夜校”展览中关于玩具制作和童年游戏的工作坊很有趣。展览利用铜丝和碎步等材料,既像是对刚果民主共和国当下攫取性资本主义和殖民历史的反思,又似乎与之形成某种微妙的偏离。为什么会选择在这个特定的展览中聚焦于童年的记忆和实践?A:“夜校”展览的核心主题之一是童年记忆,这与展出的访谈内容密切相关。在伊斯坦布尔双年展首展期间,展览呈现了一个极其动人的非裔文学的声音档案。在这里,作家们动情地分享了ta们的心得体会,讲述了童年经历如何深刻地塑造了他们的写作,点燃了ta们的想象力。
另一个展览的亮点是,举办工作坊的平台有独具一格的花朵形状。在这些工作坊里,参与者通过成人视角和童年记忆的交织,深入挖掘治愈世界的概念。Ta们聚集在这个没有种族、性别、年龄或语言区别的平台上,进入一个共享的理解空间。在这里,没有语言交流,人们共同体味相同的情绪,深刻意识当今世界存在的冲突。
然而,正是意识到这一点,人们才更能体会到亲手制作玩具的乐趣。通过这种充满触感的创作过程,参与者们不仅建立了彼此之间的联系,还与遥远的世界各地产生了某种奇妙的联结。
Q:随着刚果民主共和国乃至整个世界的社会政治版图不断变化,类似瓦扎这样的艺术中心如何展望未来的发展?瓦扎将在塑造刚果民主共和国乃至更广阔地区的艺术叙事中扮演怎样的角色?
A:瓦扎秉持以下理念展望未来:
互助经济:在生态系统内合作生产和共享资源,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 这项策略包括转型为以社区为中心的创作空间,在那里我们的艺术将被集体塑造和共享。
融入大众:将艺术空间搬到大众聚集区,将艺术追求融入当地社区,使艺术能够直接与社区成员对话,而不仅仅迎合外部观众。 这种转变使社区能够积极参与和支持艺术创作和消费,从而激发灵感并促进社区成员之间更紧密的联系。 这种方式不仅可以减少对外部资金的依赖,而且能够培养更加包容和可持续的艺术生态系统,丰富当地社区。
Q:你们在上海的分享中提到前殖民国家在艺术基金的资助方面有了一些巨大的转变。像这样的艺术中心目前面临的困难有哪些?你们又是如何面对和适应的呢?
A:瓦扎在推进项目的过程中常常是要面临严峻挑战的,我们需要平衡财务稳定性和资助方的规则与期望。为了获得资金支持,项目创建和执行难免会受到资助方的制约。为了适应环境,我们采用了多元化的发展战略,同时进行多个项目并积极拥抱文化产业。这种方式让我们能够支持那些有可能带来收益的项目。
其中最具有代表性的项目就是“基拉塔”,它聚焦于艺术经济领域。虽然这项尝试在财务上可能带来收益,但也对我们以教育为核心的理念提出了挑战。为了应对这一挑战,我们正在考虑向合作经济模式转型。这种转变将优先考虑如何让生态系统内部的合作创造价值,为我们的资金问题提供更具可持续性的解决方案,同时仍然符合我们的教育使命。
*若无特殊标注,本文图片鸣谢瓦扎艺术中心与上纽ICA