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天花板下降,新血汇入:来自巴塞尔展会的全球艺术市场前沿变动

Jul 10, 2025   艺术新闻中文版

1

卡塔琳娜·格罗斯,《合唱团(CHOIR)》,2025年,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图片致谢巴塞尔艺术展

撰文 杨诗月
编辑  叶潆

根据2024年与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与瑞银集团环球艺术市场报告》,全球艺术市场销售额连续两年放缓。2023年,全球销售额同比下降4%至650亿美元;2024年,全球销售额继续下降12%至575亿美元,跌至2019年疫情前的644亿美元以下。这样的行业现状,对于处于全球艺术市场枢纽、以蓝筹作品销售作为重要支柱的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Art Basel in Basel)抛出了极大的挑战。
2025年6月19日至6月22日,第55届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举办期间,艺术家卡塔琳娜·格罗斯(Katharina Grosse)创作的巨型场域特定作品《合唱团(CHOIR)》成为了本届展会的视觉名片之一——夺目的洋红色与白色的颜料如云海一般大面积席卷了巴塞尔展会主会场外的展览广场。这件特别委任作品显示了作为全球历史最为悠久、规模最大的艺术博览会之一的巴塞尔展会希望聚拢国际目光的雄心;而这种雄心与努力同时暗示着,在当今市场下行趋势之中,巴塞尔所亟需的强劲能量。
展会之后的重新盘整,意味着在兴奋与焦虑交织的情绪淡去后进行更冷静地提问和观察:面对巴塞尔系列展会的全球重新布局,巴塞尔展会的独特性在哪里?博览会的主力支撑得到了怎样的市场验证?而市场又反馈了哪些变量因素的影响?带着这些问题,我们专访了巴塞尔艺术展巴塞尔展会总监Maike Cruse,透过对本届展会的回顾观察全球市场正在发生的变化。

2

2025年巴塞尔展会“意象无限”单元现场,图片致谢巴塞尔艺术展

 

巴塞尔展会的独特性:
无可比拟的规模与艺术作品的品质

 

2024年10月,巴塞尔艺术展于巴黎举行的第三届展会正式从艺+巴黎(Paris + par Art Basel)更名为“巴塞尔艺术展巴黎展会(Art Basel Paris)”,并在修缮完毕的巴黎大皇宫举办,引来诸多关注。今年5月,巴塞尔艺术展宣布进驻卡塔尔多哈,以融入日益蓬勃的中东艺术生态。在巴塞尔艺术展旗下的诸多展会中,巴塞尔展会的独特性在于何处? Cruse回应道:“我们品牌下的每个展会都因当地的艺术生态与合作画廊而形成了独特的身份。巴塞尔展会则以其规模与深度著称——2025年,我们迎来了289家画廊参展。而其真正无可替代之处在于展品的卓越品质:在其他任何的艺博会场所,你都找不到如此量级的现当代艺术精品汇聚一齐的情况,以及‘意象无限’(Unlimited)单元这种规模的大型作品展陈模式——它使展会宛若一座临时美术馆。”
创立于2000年的“意象无限”单元是巴塞尔展会为陈列突破传统展位限制的大型作品所设立的特别展区,这里曾展出了劳森伯格、珍妮·霍尔泽(Jenny Holzer)、李禹焕、卢贝娜·希米德 (Lubaina Himid)等艺术家的大型装置作品。“2025年‘意象无限’展出了近70件作品,使其成为我们所有展会中规模最大的特设单元。这种规模不仅体现在物理空间上,更释放出独特的策展自由度,让观众可以感受每件作品最本真的状态,这种开放性使‘意象无限’成为巴塞尔艺术体验的核心环节。”Maike Cruse说道。今年的巴塞尔展会还将此单元的预览开放时间作了特别调整:6月16日,“意象无限”单元预览先于主展会VIP预览日向受邀访客开放。在时机与速度都极其关键的巴塞尔,这样的安排再度凸显了此单元的重要性。

3

舞者再现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1991年作品《无题》,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 © Estate Felix Gonzalez-Torres,图片来自豪瑟沃斯画廊
4
马丁·基彭伯格,METRO-Net Transportabler U-Bahn Eingang ,1997年,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 © Estate of Martin Kippenberger, Galerie Gisela Capitain, Cologne,图片来自高古轩画廊

在本届“意象无限”单元中,重要艺术家博物馆级旧作的再度激活成为一大亮点。豪瑟沃斯画廊再现了已故艺术家费利克斯·冈萨雷斯-托雷斯(Félix González-Torres)的行为作品《无题》(1991)。一位身着亮片内衣的舞者在一座由灯泡环绕的浅蓝色平台上伴随着耳机中的音乐起舞——艺术家以这件作品哀悼因艾滋病去世的伴侣。此作品位于本单元的入口区域,在展会期间每日不定期表演两次,标价1600万美元 [1]。高古轩画廊呈现了德国艺术家马丁·基彭伯格(Martin Kippenberger)的大型装置作品《METRO-Net Transportabler U-Bahn Eingang 》(1997),来自艺术家最后一个系列METRO-Net。此系列作品以原尺寸模拟了全球地铁系统中的基础设施建筑,构成一个概念性的交通站点网络。此次展出的《METRO-Net Transportabler U-Bahn Eingang 》曾于1997年在第十届卡塞尔文献展上亮相,标价300万美元。Victoria Miro画廊带来了草间弥生于2009年创作的《Let’s go to a Paradise of Glorious Tulips》。这件大型装置由有女孩、花朵、动物形象的7件雕塑组成,其上覆盖着艺术家标志性的波点图案。这几件重量级作品的亮相响应了Cruse所言——规模与卓越品质的确是巴塞尔展会的独特标识。然而,以上几件作品皆不在公开披露的销售记录当中,再度应证了当下时刻买家对于购买高价位作品的谨慎。

5

草间弥生,Let’s go to a Paradise of Glorious Tulips,2009年,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图片来自Victoria Miro画廊

 

天花板下降,
高价位作品受到的挑战与
艺术市场的再发现

 

从2022年到2024年,作为市场天花板的1000万美元以上艺术品销售的市场份额从33%降至了18% [2]。这样的市场趋势在2025年的巴塞尔展会中延续——尽管此次展会中亮相的千万级美元作品不在少数,但在公开的销售结果报告中,仅有由来自伦敦的Annely Juda Fine Art带来的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的《Mid November Tunnel》(2006年)以1300万至1700万美元之间的价格售出,相较2024年的巴塞尔展会的销售情况(至少4件作品以超过1000万美元的价格出售 [3] )进一步下跌。

6(1)

大卫·霍克尼,Mid November Tunnel,2006年

100万至1000万美元区间作品的销售情况则较为活跃,也显示出市场对于蓝筹画廊带来的主力艺术家作品的持续信心。卓纳画廊以9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鲁斯·阿萨瓦(Ruth Asawa)创作于1955年左右的悬吊式雕塑、以680万美元售出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画作;佩斯画廊以超过40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阿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的画作《无题5号》(2002);豪瑟沃斯画廊以350万美元的价格售出两件马克·布拉德福(Mark Bradford)创作于2025年的绘画新作。在此价格区间中出售的中国艺术家作品包括:以160万美元售出的曾梵志的《Water IX 》(2019-2023)与以120万美元售出的蔡国强的《Red Birds》(2022)[4]。此价位作品的表现映射出当下高价位作品交易中挑战与机遇的并存——在市场信心收紧的情况下,买家对于价格相对合理、价值得到稳固认证作品的偏好并不会减退。

7

卓纳画廊展位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中:鲁斯·阿萨瓦,《无题》,约1955年;右:格哈德·里希特,Abstraktes Bild (Abstract Painting), 1987年;图片来自卓纳画廊
8
马克·布拉德福,Ain’t Got Time To Worry,2025年,© Mark Bradford,图片来自豪瑟沃斯画廊

 

值得注意的是,作品的价值评估体系也随着机构与艺术史叙事的修正发生着位移,这在拥有超过250家博物馆及基金会代表到访的巴塞尔展会现场得到了反映。在与《艺术新闻》的采访中,Cruse提到:“本届展会上女性艺术家作品销售成绩瞩目,包括塞西莉亚·维库尼亚(Cecilia Vicuña)、洛伊·霍洛韦尔(Loie Hollowell)和阿丽娜·绍波兹妮科芙(Alina Szapocznikow)等艺术家获得了重要机构收藏。”除此之外,近两年艺术史与博物馆机构对于原住民艺术的“再发现”和重视也传递到了市场端。去年代表美国亮相威尼斯双年展的艺术家杰弗里·吉布森(Jeffrey Gibson)的新作在豪瑟沃斯画廊以36.5万美元售出,佩斯画廊展出的澳大利亚原住民艺术家Emily Kam Kngwarray的作品《Anooralya – Yam Story》(1994)则以45万美元成交。

9

阿丽娜·绍波兹妮科芙,Lampe-bouche (Illuminated Lips) ,约1966年,摄影/ Fabrice Gousset © ADAGP, Paris. Courtesy The Estate of Alina Szapocznikow, Galerie Loevenbruck, Paris and Hauser & Wirth

 

新血汇入:
新兴画廊与潮流艺术带来新可能

 

面对市场需求的转变,即便是巴塞尔展会这样以蓝筹作品作为重点的艺博会也在主动作出多元化调整。“2025年巴塞尔艺术展迎来全新升级,展会首次引入20家来自欧洲、亚洲及美洲的新锐画廊,以创新视角拓展全球艺术版图。”Cruse说道,“其中,来自伦敦的Arcadia Missa、驻扎洛杉矶/纽约的François Ghebaly以及马德里/巴塞罗那的Prats Nogueras Blanchard三家画廊直接入选了主画廊单元(Galleries)。”
透过今年入选主画廊展区的新面孔,我们观察到巴塞尔展会对于近年来聚焦批判性叙事与实验性创作的艺术家价值的追踪。来自洛杉矶的François Ghebaly画廊致力于推广多元的艺术家声音,尤其关注加州本地的艺术家社群。在此次展位上,画廊带来了出生于摩洛哥的艺术家玛利亚姆·本纳尼(Meriem Bennani)、亚裔艺术家克里斯汀·孙·金(Christine Sun Kim)、林丛欣(Candice Lin)等人的实验性创作。本纳尼的创作介于电影、装置和沉浸式环境之间,巧妙质疑当代社会无处不在的数字技术;克里斯汀·孙·金则持续探索听觉、口语与社会权力的关系,两位艺术家的作品皆已在纽约惠特尼双年展等重要机构展览展出。林丛欣关注文献档案与殖民历史,她与艺术家曹舒怡的双个展“水底火焰”日前已于UCCA陶美术馆开幕。

10

林丛欣,Chaos Demon,2025年,图片来自François Ghebaly画廊

伦敦的Arcadia Missa画廊以群展形式呈现新兴艺术家Lewis Hammond、Phoebe Collings-James等人的作品,这几位艺术家的创作共享着梦幻的视觉质感与社会批判性叙事。Hammond的创作聚焦当下社会政治环境中的集体不安感, 作品曾获伦敦泰特美术馆收藏;Collings-James的雕塑创作质疑欧洲中心主义的认识论,他的作品曾于纽约雕塑中心、伦敦考陶徳美术馆展出。

11

Arcadia Missa画廊展位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
12
洛尼·霍利, I Snuck Off The Slave Ship ,2019年,Edel Assanti画廊展位,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现场,图片致谢巴塞尔艺术展

除了为主画廊单元注入新鲜血液,巴塞尔展会亦在今年引入全新单元“艺立新思(Premiere)”,聚焦艺术家近五年内创作的前沿作品。从销售结果看,此单元作品相对较低的定价有效回应了近两年对中低价位作品上升的需求。首次参展的Edel Assanti画廊带来美国黑人艺术家洛尼·霍利(Lonnie Holley)的个展。霍利关注美国南部黑人族群历史,通过废金属、石头、木料等材料进行多媒介创作,作品曾于纽约大都会博物馆、伦敦卡姆登艺术中心展出。Edel Assanti画廊这次带来的作品定价在1.5万至20万美元之间,在开幕首日即售罄。
在画廊展位之外,巴塞尔艺术展还将非传统艺术市场版块的新兴领域引入了拥有55年历史的巴塞尔展会。去年创立的巴塞尔艺术商店(Art Basel Shop)出售位于艺术、潮流与时尚交界处的产品。今年,于商店限量发售100只的LABUBU收藏玩偶在展会引发了一波排队购买热潮,在23分钟内便被买家一扫而光。在此前的艺术市场分析文章中,曾任苏富比亚太区首席运营官的朱永磊认为LABUBU在艺术市场的高调现身映射出了当下市场的新兴价值逻辑:“如NFT艺术或各类潮流艺术,其价值的形成和认可,更依赖于特定社群的热情参与(粉丝经济)以及在网络平台上的高曝光度,而非传统的、建立于学术研究与历史脉络之上的评判标准” [5]。LABUBU狂潮在巴塞尔展会的涌现,或许正示意了由算法主导的、按圈层划分的审美偏好将进一步参与市场秩序的重构。

13

巴塞尔艺术商店发售的LABUBU收藏玩偶,图片致谢巴塞尔艺术展

在经济下行、地缘政治不稳定性等压力下,市场面貌的变化已经显现在2025年巴塞尔展会当中。高端市场版块的购藏决策变得更为谨慎,处于中低价位区间作品的需求则更为活跃。然而,在不同的价格版块中,获机构认证与背书的作品都成为了避险选择——不论是现当代蓝筹艺术还是如今正在活跃的实验与批判性艺术实践。另一方面,LABUBU的“异军突起”则显示了基于算法推流经济模式的数字与潮流艺术成为市场热点的可能。而在这些变化趋势之外,2025年的巴塞尔展会还留下了众多此刻无法解答的问题缺口:宾客在博览会现场对于巴黎展会的频繁讨论、美国藏家群体的减少,这些区域版图的不确定性将给作为老牌全球顶级艺博会的巴塞尔带来怎样的影响,还有待时间验证。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