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超越白盒子,当代艺术前沿的香港本地画廊

Mar 30, 2024   黄韵奇

2010年,来自法国艺术画廊经营与收藏世家的爱德华·马凌(Edouard Malingue)与家族曾迁移多地、生长于香港的江馨玲(Lorraine Kiang)共同创办了马凌画廊(Edouard Malingue Gallery,后更名为Kiang Malingue)。彼时的爱德华·马凌据首次来港仅有两年,艺术经纪经验大多数来自于家族经营的西方印象派、现代画派大师;而江馨玲在纽约求学后于纽约佳士得中国瓷器部工作,2009年才刚刚调回香港佳士得办事处。二人当时就决心打造超越白盒子的空间,“做没有人在做的画廊”。

640-1俯瞰马凌画廊香港湾仔适安街空间,图片来源:BEAU
640-2爱德华·马凌与江馨玲,摄影/Nick Wong

2010年也是全球经济从次贷危机中恢复、中国内地对于艺术品交易的税务相关政策调整,以及以香港为交易场所的亚洲市场的未来开始为全球所瞩目的一年,香港似乎意味着面向未来的无限可能性,但也同时是一片“没有参考案例的荒原”。彼时香港的艺术聚集地,例如毕打行、黄竹坑都未成规模,H Queen’s大楼还未落成,国际画廊的旗舰空间尚未进驻,巴塞尔香港艺术展还未成型、本地画廊也屈指可数,遑论关注实验性、新媒介、聚焦香港的地方性创作及以香港为圆心的中国内地、亚太地区的更多当代性实践。香港当代艺术社群如今的生态,正是由那时几个“个人”的决定开始萌芽,并在一次又一次面对起起伏伏的坚持与韧性之中,逐渐编织成网络。

也是这一年,秦美娜(Mimi Chun)成立了刺点画廊(Blindspot Gallery),这也是曾是工业区的黄竹坑的第一间画廊。秦美娜的家庭于20世纪七八十年代从内地迁移至美国,又在她幼年时期来到香港。自小在香港的见闻、在大学学习电影和摄影的求学经历等,使得秦美娜在成长过程中亲身体会到香港社会与市民公共生活的变迁,种种因由使她做出开设以摄影及影像艺术为特色的画廊的决定。画廊名出于摄影中的术语,秦美娜想要聚焦当时当代艺术中的“盲点”。

640-3“西亚蝶:蝶梦”展览现场,刺点画廊,香港,2024年
640-4秦美娜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刺点画廊同期呈现了展览“西亚蝶:蝶梦”,是艺术家在亚洲规模最大的展览。西亚蝶1963年出生于陕西省渭南市,他自学成才,通过剪纸——这门他向母亲及家乡年长的女性学习的手艺——讲述自己作为一名酷儿走出中国偏远农村的历程。“蝶梦”展览以西亚蝶之名(源自西伯利亚的蝴蝶)为线索,探讨了酷儿解放、家庭图景和象征与图像的三重主题间的嵌套与关联。以展览中的《门》(2013)、《火车》(1985-1986)、《墙》(2001)、《缝》(1999)等创作为代表,在种种社会束缚和价值冲突中破茧化蝶般美丽坚韧的情感依托与自由向往在西亚蝶的创作中得到了浓烈的表达与淋漓尽致的呈现。通过化用传统文化中鲜明的色彩与代表城乡建设的砖墙、炕等建筑元素,西亚蝶用手工制作带来的亲密感与嵌刻于人物身体之内和之间的历史文化隐喻,诉说了城市外来务工者在现实社会中的个体叙事、对于传统价值观的挑战、酷儿式幻想以及艺术家人生经历的自传式反思。

在去年的香港巴塞尔期间,西亚蝶的《分桃》(2022)于大馆的“神话制造者—光合作用III”中在展览开端的第一章节的幕墙上展出,今年,在来自世界各地的访客再次汇聚于香港之时,这只“来自极寒地区的冰冻蝴蝶飞向春天”(摘自艺术家访谈,纽约时报,2024年3月22日),建立起民间艺术、酷儿文化、同性恋平权史的多重讨论。

640-5西亚蝶,《火车》,1986年,剪纸、水性染料、国画颜料宣纸本,138 x 138 厘米

自2010年至之后数年至今,面对香港的租金等运营成本的上涨、艺术市场的震荡、左右思潮的裹挟……风风雨雨中,不少画廊都相应地增设、拓展城市中心内外的空间,又或搬迁、改建,保持运营的机动性。如今,刺点画廊位于黄竹坑工业大厦内原是洗衣工厂的空间中,工厂中剥落的标语及水泥墙面都被原样保留,香港轻工业时期的景象仿佛在空间中留存残影。马凌画廊除了田湾工厦中的双层复合空间,在旧湾仔中心社区的带有厨房与天台的空间也于翻新后开放;马凌画廊亦在内地多个城市有持续的特设展览项目。马凌画廊的黄炳、陶辉、杨家辉、郑波、泰国艺术家阿彼察邦·韦拉斯哈古(Apichatpong Weerasethakul)、印尼艺术家团体特罗拉马(Tromarama)等,刺点画廊的郝敬班、蒋志、林东鹏、梁志和、任航等,两家画廊的合作及代理的多地域艺术家涵盖了影像、动画、音乐、装置、跨媒体等多种实验性探索,不仅使得本地及其他文化政治背景下的创造在香港这个极为特殊的语境下存在更多的对照及可解读空间,也极大地助力于推动实验及观念艺术创作扩大影响力,通向全球市场及艺术机构。

在香港巴塞尔期间,马凌画廊适安街空间揭幕了黄炳的新展“肛门耳语”,呈现了艺术家新近创作的装置及影像,以幻听经验、《耳屎落石》、乔治‧巴塔耶的《太阳肛门》和某日下午和一陌生人赖于床上的一段碎碎念为线索,探索了废话的审美(无)意义,进一步拓展了艺术家长久以来围绕圆环叙事意象展开的奇异实践。

640-6“黄炳:肛门耳语”展览现场,马凌画廊,香港,2024年

当我们谈及“景观化”的“在地性”与“全局式”的“生态”,似乎已暗含某种预设性的与商业市场的距离。提到香港“全球艺术市场及交易中心”的重要角色,常常紧接着的定论就是“本地创作空心化”——而对于充满与香港的“狮子山精神”一脉相承的野心及实干精神的本地从业者,则从中也看到了充满弹性与机遇的实践空间。江馨玲表示,对于香港未来短期一级市场的走向,“将以长远的收藏方向为基础,以往的高速买卖在年轻艺术家中还会持续。今年来到香港巴塞尔的海外藏家会比去年更多,我相信他们希望看到的是新的‘发掘’——从年轻、中年以至长辈的艺术家们。”

2015年,在通往黄竹坑的地铁开通的前一年,Empty Gallery在同区域的田湾成立。Empty Gallery自创办至今,墙壁、天花板、地板、通道,整个空间一直保持着全黑,从入口迷宫式的狭长通道开始,就只能摸索着前进。Empty Gallery画廊致力于拓宽电子音乐、表演艺术、行为艺术、现场实验等等新媒介、新形式的多感官体验与狭义的当代艺术间的边界,展览和项目侧重于模糊媒介界线的实验式艺术。扎根于近现代华人社会变迁的家族史,在纽约长大、接受艺术训练的画廊创始人郑成然(Stephen Cheng)一步一步地如同剥洋葱般褪去各种标签化的身份,沉浸、回归于“空”——这也是Empty Gallery画廊的名字的由来,接受西式教育的他对于东方哲学很亲近,“空”就是他冥想时得来的灵感。2019年,Empty Gallery画廊举办了艺术家Xper.Xr.与声音疗愈历史与科学相关的实践项目“The Body Electric”,这个项目欲回应香港的存在与身份危机中,对于空间与健康的身体/思想的关系之反思。

目前,Empty Gallery画廊正在呈现由Olivia Shao策划的群展“Le Contre-Ciel”。展览标题灵感来源于诗人勒内·多马尔(René Daumal)的一本著作,意为“反天空”,展览从天空、太阳的原始意象延伸,并与中国传统哲学和文人意象相关联,提出对于天命、制度等固化的秩序符号暴力的反思与挑战。弗朗西斯·埃利斯(Francis Alÿs)、汤姆·塞耶(Tom Thayer)、茱莉亚·谢尔(Julia Scher)、Wucius Wong等艺术家的多媒介创作在黑盒子的空间中共同构成神秘而复杂的光晕,并指出了在文化与权力的纠葛中、在围绕于此地的历史母题与重寻去殖民化主体性的共轭间,去看待香港此时经济、政治、文化何去何从所存在的更具当代性、更为坚韧的方法与思路。

640-7“Le Contre-Ciel”展览现场,Empty Gallery,香港,2024年,摄影:黄韵奇
640-8郑成然

同一时期,在伦敦出生长大的的张伊婷(Ysabelle Cheung)与现在的丈夫慕佩霖(Willem Molesworth)在纽约的画廊共事并相遇。来到香港定居后,他们分别在《ArtAsiaPacific》杂志及黄竹坑的德萨画廊工作,在紧密地追踪本地艺术家及艺术事件的过程中,二人累积了对于香港艺术生态的第一视角的洞见与思考。2021年,他们在张伊婷外祖父的旧物业中开设了PHD Group画廊。画廊全名为Property Holdings Development Group(地产置业发展集团),不仅是对于香港在地的精英主义及地产资本的双关讽刺,也是对于她从事地产开发的外祖父的诙谐致敬。这个空间曾在70年代被外祖父用作俱乐部会所,充满着复古沙发、珍奇收藏、各色古董及艺术品,记录着香港上世纪的文化时刻。由BEAU Architect进行保护式再改造后,这个带有露台的“湾仔秘境”成为本地艺术家及从业者最喜欢相聚交流的场所之一。2023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PHD Group推出了朱凯婷(Michele Chu,1994年生于香港)个人展览“You, Trickling”。展览中的焚香、洗涤、抚慰等环节,及飘动的透光布帘间展露的铜制肚脐、皮肤细节、女体背面等身体部分,使得观众历经如同从脐带攀索到初生至死亡的身体历程,并从个人体验拓展到集体及社会的心理承载,互写以艺博会及拍卖预展代表的既定经济,及以其为逻辑规律运转的繁荣下飘荡不安的社会现实中,个体之间既微弱又紧密的连接。

640“朱凯婷:You, Trickling”展览现场,PHD Group,香港,2023年
640-9张伊婷与慕佩霖

在今年香港巴塞尔期间,PHD Group带来了艺术家黄洁宜(Wong Kit Yi)的展览“+852 GHOST-JPG.”,呈现了艺术家在美国德克萨斯州玛法市辛那提基金会 (The Chinati Foundation)驻留期间的创作。围绕被视为超自然现象的“玛法之光”,艺术家挖掘超自然想象的各个层面,探索了外星存在、数字图像光谱、第三只眼和鬼魅图像等主题。

十几年间扎根于此,这几间画廊与艺术家共同实验,探索创作媒介、材料、形式与表达各个方面的新的可能性,彼此成就。在由香港M+表彰及推广大中华地区杰出艺术家的“希克奖2023”中,六位入围艺术家内的五位都与刺点画廊、马凌画廊及Empty Gallery画廊有着极为长期、密切的合作。范加(Jes Fan,1990年生于加拿大)2018年的亚洲首个展览“母亲是女的”及2023年的“第一章:东方之珠”个展均由Empty Gallery画廊推出,这两个极具风格化的展览前瞻式地呈现了生态艺术与殖民历史、身体性三者关联的可能,也是范加在亚太地区的影响力显著提升的重要节点。杨沛铿(Trevor Yeung,1988年生于广东)的创作利用在地植物生态与人造自然场景探索系统对个体行为的影响。王拓(1984年生于吉林)的香港首次个展“第二次审问”在去年的香港巴塞尔期间于刺点画廊开幕,重新通过内地三十年前至今的艺术观察,来讨论艺术家如何行动以连接国家的过去、现在与未来,这个展览在当时于香港艺术家群体中掀起热烈的讨论,也为创作者们重新提示了介入本地的路径与勇气。马凌画廊在苗颖(1985年生于上海)入围的“希克奖2023”展览期间内亦在田湾空间推出了艺术家个展“狂风凛冽,石地凄凉,遗弃智慧,独自彷徨”,呈现艺术家使用机器学习与人工智能创作的实时交互装置,同期入围的于吉(1985年生于上海)以及首届“希克奖”的当选者杨嘉辉(1979年生于香港)亦是马凌画廊代理的艺术家。

640-10“黄洁宜:+852 GHOST-JPG.“展览现场,PHD Group,香港,2024年

以支持艺术家创作开始,上述“白盒子之外”的空间推动典型的香港本地艺术动能逐渐从艺术家、画廊从业者扩大到策展人、评论人、艺术媒体、藏家、观众,形成社区网络。“白盒子之外”也不再仅在于物理空间的设计与定位,也在于心理空间上对画廊概念的扩充,它们不再只是艺术创作的展陈之处,而是更多的情感、思考、记忆、集体经验的发生、对话及流淌之地;而新的关系、新的实践、新的共创,又从这些相遇里涌现和发生。

几间画廊创始人的跨文化背景以及家族代际迁移中的身份认知,是香港近现代史中命运论般的“时代灰尘”在当代艺术之显影。另一方面,在离散(diaspora)再次发生的当下,以地理上的区隔划分的身份归属,是否不再那么重要?全球化背景下,类似处境的同温层的个体间形成的文化连接,既如烟消云散的种种流行消费符号一般“轻”,又承载着不可控、不可挣脱之“重”,既“飘散”又“紧密”。这种状态,恰恰也是香港文化在内地、在海外、在香港内部,处于全球格局之下的缩影。

640-11“静物之声”展览现场,Empty Gallery,香港,2015年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PHD Group与Alex Chan和Ivan Ko成立的THE SHOPHOUSE画廊联合推出艺汇(Supper Club),汇聚包括Tabula Rasa、47 canal、Vanguard、Misako Rosen、Tarq Mumbai、P21 Seoul等海内外画廊,于香港艺穗会推出联展,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新兴画廊的汇聚在香港巴塞尔之外带来别样的空气。

在层层嵌套的金融、贸易、意识形态的坐标系中被锚定在中西交汇之点的香港,除了从香港与内地、与亚洲和国际的相互关系出发的视角来切入香港的地缘位置,从拍卖、艺博会、国际画廊的业绩来检验艺术市场,在经济波动及国际关系生变的当下,我们何以“看见”香港的内在活力?回归到个体行动与个案发展的视角,重溯本地画廊是如何从散点发生连接与流变,从内部重新建构香港的文化身份成为遁入本地创造力动因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在香港运营画廊、从事艺术创作的成本依然十分高昂。嵌入城市变迁肌理之中的“非白盒子空间”、多重文化的交织、对于新的媒介与艺术形式的实验……提示了在“国际性”与“景观化”之外描绘香港的视角,也指向了香港延续的文化特质:在多元与开放中建立主体、允许更多可能的路径。香港不仅仅是桥梁与港口,在这样星星之火般的实践中,也形成了跨越地理与代际的迁移离散的精神连结,

今年香港巴塞尔艺术展期间,PHD Group与Alex Chan和Ivan Ko成立的THE SHOPHOUSE画廊联合推出艺汇(Supper Club),汇聚包括Tabula Rasa、47 canal、Vanguard、Misako Rosen、Tarq Mumbai、P21 Seoul等海内外画廊,于香港艺穗会推出联展,来自全球不同地方的新兴画廊的汇聚在香港巴塞尔之外带来别样的空气。

在层层嵌套的金融、贸易、意识形态的坐标系中被锚定在中西交汇之点的香港,除了从香港与内地、与亚洲和国际的相互关系出发的视角来切入香港的地缘位置,从拍卖、艺博会、国际画廊的业绩来检验艺术市场,在经济波动及国际关系生变的当下,我们何以“看见”香港的内在活力?回归到个体行动与个案发展的视角,重溯本地画廊是如何从散点发生连接与流变,从内部重新建构香港的文化身份成为遁入本地创造力动因的另一条重要路径。

在香港运营画廊、从事艺术创作的成本依然十分高昂。嵌入城市变迁肌理之中的“非白盒子空间”、多重文化的交织、对于新的媒介与艺术形式的实验……提示了在“国际性”与“景观化”之外描绘香港的视角,也指向了香港延续的文化特质:在多元与开放中建立主体、允许更多可能的路径。香港不仅仅是桥梁与港口,在这样星星之火般的实践中,也形成了跨越地理与代际的迁移离散的精神连结,真正成为江海汇聚间包容、滋养多元文化的土壤——成为来处,也成为归处。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各画廊与《艺术新闻》提供
Empty Gallery
香港仔渔丰街3号大洋中心18及19楼
“Le Contre-Ciel”
3月24日至5月25日

 

刺点画廊
香港黄竹坑道28号保济工业大厦15楼
“西亞蝶:蝶夢”
3月26日至5月11日

 

PHD Group
香港湾仔(鹅颈桥)
“黄洁宜:+852 GHOST-JPG”
3月23日至5月4日

 

马凌画廊
香港香港仔兴和街25号大生工业大厦13楼
“刘晓辉:香港的花”
3月23日至6月22日

 

香港香港仔兴和街25号大生工业大厦12楼
“山冈嘉里:澄明/流动/清澈”
3月23日至4月27日

 

香港湾仔适安街10号
“黄炳:肛门耳语”
3月25日至5月4日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