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从意识到行动,步入博物馆的可持续未来|2023年度国际博物馆日讨论回顾

May 19, 2023   TANC

在2023年国际博物馆日到来之际,以国际博物馆日年度主题“博物馆、可持续性与美好生活”(Museums, Sustainability and Wellbeing)为出发点,5月17日晚,《艺术新闻》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以“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为题,邀请“水系计划”发起人、艺术家曹明浩陈建军,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宓,蓬皮杜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展开了对话与讨论, 讨论由《艺术新闻》主编主持。

640“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国际博物馆日主题讨论现场,从左至右:主持人、《艺术新闻》主编叶滢,艺术家陈建军,艺术家曹明浩,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宓,蓬皮杜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

自2020年《艺术新闻》携手香奈儿共同发起“创意赋能”讨论系列以来,已联合了中国多家艺术机构举办了9场主题多元的讨论活动。在此基础上,2023年启动的全新年度文化项目(CULTURAL PROGRAM)将开启一系列聚焦于可持续发展与社会责任、助力女性艺术与新生代发展的出版、论坛和教育项目。本次“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主题讨论为2023年年度文化项目的首场公共交流与讨论。

640 (1)“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主题讨论现场

自2020年以来,每年的国际博物馆日都支持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Sustainable Development Goals)中的一组目标,今年重点关注其中的三条,即“良好的健康与福祉”“气候行动”,以及“陆地生物”,响应联合国于2015年通过的《变革我们的世界: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Transforming our world: The 2030 agenda for sustainable development)。该议程制定了17项可持续发展目标,呼吁全世界共同采取行动,消除贫困、保护地球、改善所有人的生活和未来。

根据《联合国可持续发展议程》“可持续性发展”的定义:

可持续发展指在不损害后代人满足其自身需要的能力的前提下满足当代人的需要的发展;

可持续发展要求为人类和地球建设一个具有包容性、可持续性和韧性的未来而共同努力;

要实现可持续发展,必须协调三大核心要素:经济增长、社会包容和环境保护。这些因素是相互关联的,且对个人和社会的福祉都至关重要。

消除一切形式和维度的贫穷是实现可特续发展的必然要求。为此,必须促进可特续、包容和公平的经济增长,为所有人创造更多的机会,减少不平等,提高基本生活标准,促进社会公平 发展和包容性,推动自然资源和生态系统的综合和可持续管理。

2019年9月的可持续发展目标峰会呼吁,开展“行动十年”,实现可持续发展,并承诺调动资金、提高国家行动力、增强机构能力,博物馆作为为社会服务的非营利性常设机构,吸收和渗透地方及社区的毛细血管,触达公众,在建立社会可持续上具有凝聚力和号召力。博物馆的可持续转型不仅需要机构的自发意识,设定短期及长期可持续目标,也需要政策与引导与资金的帮助,更需要来自艺术从业者与公众的支持。

始于水系的生态艺术与社群参与实践

艺术家、“水系计划”发起人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实践起点是四川的都江堰水利工程。岷江穿行于青藏高原东部的横断山系,再由岷江河谷东出龙门山,进入成都平原。古⼈正是利⽤了河床⾼点与⼭前平原的地势落差,运⽤⾼超的⽔利技术,开创了⾃流灌溉的⽔利系统。

640 (2)(1)艺术家陈建军
陈建军在讨论中提到,目前人们能看到的都江堰,是一个变成国家重点文物保护单位的都江堰,也是一个作为旅游景区的地方。而这绝不是历史中的,不是持续变化的、多元的都江堰。“都江堰是复数的,经历了长期的历史流变,而不是固定不变的。”由艺术家手抄的《分配图》(2022年)展现了人类与河流的合作关系,例如空间分配和管理方式,体现巧妙使用自然机制的技术是如何展开的。“这种技术很明显区别于现代普遍使⽤用的科技治理方式。尤其是面对气候和灾难时,这段历史更早的水管理、系统和农业的悠久历史值得我们再认识。”

640分配图,手抄,2022

陈建军也提到了另一张于上世纪70年代绘制的“分配图”;然而,这张分配图已经完全超出了这座古⽼的水利工程系统所能承受的生命极限。人类作为一种地质力量持续不断地改变着地球,并对之施以不可逆转的影响。

640 (1)(1)

陈建军进一步阐述了“水系”的概念:“水系之‘水’是物质生态,‘系’则是物质生态和人类社会互动后在特定历史时期中的一种复杂的实现方式,它是一种中间性的关系,是从一个中空的空间出发的。这种关系从‘水’和人类当前的社会环境现实之间的纠缠空间发展而来的,既不是一个反应式的被动模式去保护‘水’,也不是一种保守的观点,只强调人类社会的生存。”

640 (3)水系避难所#1,2019-2020,COSMOPOLIS #2.0
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实践从实地考察开始,长时间的实践考察工作使得他们能够反复往返于都江堰所在的具体地质空间,潜入具体的社会网络。在沿都江堰水系而上的行走过程中,曹明浩和陈建军的实践广泛地与多方力量相互结合,例如当地的居民和相关学科的参与者。岷江上游是羌族和藏族的聚居地,曹明浩和陈建军也持续关注在08年四川地震后政府的政策和灾后重建带来的影响,以及与当下的多⽅⾯关系。对于居住在这⾥的羌⼈⽽⾔,这⾥所有的事物都会触及他们的⽣活,都在那个社区⽣⻓。曾经展出于第13届上海双年展的《水系避难所#2》便是以旧帐篷、羌人居住的建筑材料为研究对象而完成的,同时展出的文献和视频,则来自于与科学家、地质学家一起收集、研究的实践。

在分享中,曹明浩将观众的视野带到了岷江的上游,分享了与草原牧民一同合作《水系避难所#3》的过程与思考,通过研究草场修复项目,沙化、黑土滩治理,来探讨由全球气候变化、草原地质流变而引起的生态问题。曹明浩提到,沙化、黑土滩治理是草原上的牧民运用本地的自然智慧,传统与现代科技相结合的方法,对牧民、动植物赖以生存的草场生态进行种草恢复和保护。通过观察牧民和羌人在环境中面对不确定性所采用的方法,艺术家也看到了应对全球性挑战而搭建行动和思想网路的途径。

640 (4)艺术家曹明浩

“黑帐篷会议”是曹明浩和陈建军所发起的一系列对话,“黑帐篷”是牧民使用牦牛毛编织的栖居空间,用于游牧迁徙。艺术家、理论家聚集在黑帐篷中集体思考和交流生态问题及应对方式。在“水系计划”的长期实践中,曹明浩、陈建军也与地质学家、人类学家、牧民和生态学者一起工作,发起出版项目,并生成一个基于沙化、黑土滩治理的整体性生存的价值系统。而“水系学校”项目则搭建了对物质、物种、生态知识和避难技术相关的讨论。

640 (5)黑帐篷会议#1

内容涌现:让可持续更可见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宓分享了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在展览和活动策划上的可持续实践。第13届上海双年展“水体”作为策展主题和语言,以三个段落“‘湿’运行”“生态联盟”“一个展览”的 “渐强演奏”的方式来诠释。该届双年展展现了集体如何透过“水状”来化身和显现,超越以人类为中心和以国家为本的叙事方式,开展了一场“渗透”性的实践。在“水体”期间,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发起“水文漫步”, 邀请人们寻访上海这座城市曾经消失了水路,把它和自己日常的步行相互结合,对上海城市产生新与旧互相重叠的记忆。

640 (6)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展览部主任黄宓
640 (7)​上双“水文漫步”海报、1937年上海水路图、“上双漫步”小程序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共同推出的展览“树,树”则探讨了森林所暗示的生态危机及解决方案,已经渗透到自然科学、哲学、艺术和建筑设计中,展示和思忖了植物和人的生命对话。

而由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与香奈儿文化基金于2021年共同发起的“新文化制作人”项目旨在为具有文化视野的探索者和创作者提供展示和表达的舞台。第一季文化制作人“手艺再兴”关注以中国手工艺激活当代设计的探索者,在机械化大生产的社会里唤起人们对渐渐式微的手工艺的关注。

640 (8)“新文化制作人”第一季“手艺再兴”——“回到未来:穿越时代的屏障”展览现场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则从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所在的广州的特殊地缘性切入:“广州是位于中国南方的中心城市,有着两千多年面对国际开放的口岸历史,这个区域的亚热带生态以及文化传统都与相邻的东南亚有着密切的地缘关系,无论是历史上,还是当下,区域间的交流与互动也较之中国其他区域更为频繁且复杂。”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正是在跨国界的语境中,思考文化生态的多样性和流动性,并展开内容实践的。

640 (9)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副馆长陈晓阳

陈晓阳分享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围绕生态反思和参与式实践,从观念到行动的四条路径:一是在展览中以物种、环境来构建议题象征和编织线索,寻找策展议题,建立与作品对话的阐释入口;二是以作品展开跨领域合作的反思与对话;三是建立展览技术上的问题意识和可持续实践;四是美术馆支持社区实践。

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的“泛东南亚三年展”试图将“泛东南亚”区域在不同板块挤压中的现实作为同样身处多重边缘状态中的艺术反思的起点,打开亚洲及全球范围非欧美地区当代艺术创作的主位思考与叙述。展览“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以东南亚代表水果榴莲为隐喻流连离散族群的命题,提出离散社群、生态地景、家族记忆等命题,呈现后全球化时代流动且复杂的跨文化混融状态。

640 (2)潘涛阮,《第一场雨,遮阳板》,2021,三频影像裝置,16’4”,“榴莲·榴莲:作为方法论的区域艺术研究”展览

在跨领域合作方面,陈晓阳提到:“生态艺术的创作在今天呈现为多种多样的形式,在很多艺术家的工作中,都涉及到与科学家、音乐家、舞蹈家、戏剧家、当地居民的合作,甚至回到历史当中的某些节点,与其他物种合作,共同完成对于生态危机的讨论。以艺术之力传递感受和思考。”

640 (10)“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展览现场,昆明当代美术馆,2022

叶滢介绍,从 2019 年开始,《艺术新闻》每年都会出版与气候、生态、物种有关的专辑,也在2021年在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举办了论坛《正在到来的绿色文艺复兴》,邀请艺术家、生态学家、环境专家一起讨论和万物的关系;2022 年还与云南当代美术馆策划了展览“蘑菇之语:万物互联的网络”,在云南这个野生菌王国,来讨论蘑菇与真菌怎样影响人类的思维,影响人类的生活方式,以及气候变化对于物种生存环境带来的影响。

640(1)《艺术新闻》主编叶滢

2023年,《艺术新闻》启动了“永续之籽”教育计划,并与中国美术学院跨媒体学院发起了“向山学园”共学项目。面向全国在校的大学生招募关照生态与环境的创作提案,并邀请国内外的、生态思想家、策展人、艺术家、建筑师与生态学家作为导师,启发年轻一代对于可持续性的理解。

640 (11)

“不浪费的美术馆”:

让可持续成为连续的行动

实际可落地的减排措施、地区乃至全球的呼吁及结盟是博物馆努力实现可持续转型的主要方式。在本次论坛中,三位来自机构的讲者分享了机构在进行可持续转型中的策略与行动。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的前身是始建于1897年的南市发电厂,见证了中国工业社会的崛起。如今的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楼顶安装了太阳能发电板,博物馆的空调能源则来自于黄浦江天然水源和地热的江水源中央空调系统。

640 (12)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SA)楼顶的太阳能发电板

黄宓在分享中提到“手艺再兴”中的可持续的展陈设计:“展览空间的存在周期往往是短暂的,撤展与开展之间的布展时间更是极其短暂,这两者都指向一种快速、低造价的空间分隔和搭建方式:轻钢龙骨—石膏板—乳胶漆墙体。这种建造方式在撤展时,几乎只能依靠破坏性的拆除,造成大量的垃圾和冗琐的清理。‘回到未来’邀请建筑师罗宇杰,以‘纸’营展,试图避开这样一种“浪费的建造”,选用可高度回收的瓦楞纸板,以榫卯方式进行展台和展墙的拼装。被认领后的瓦楞纸模块,将作为认领者的移动柜、工作台等完成日用功能的转化,或走向下一个展厅再次成为展览陈列的材料,从而最小化展览产生的不可回收垃圾和废料。”

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也对因展览闭幕而过期的美术馆巨型户外海报进行了循环利用。经过消毒加工与设计,一张户外海报可以制作成为100多个托特包,第一期托特包的原材料来自去年落幕的《王兴伟在上海2002-2008》展览海报。

640 (3)(1)左:《王兴伟在上海2002-2008》展览海报;右:由海报回收制成的托特包

陈晓阳讲述了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如何在展览技术上践行可持续理念,试图使美术馆成为“不浪费的美术馆”。“当代艺术展览需要比较多展场内的特殊搭建和各类型展台的制作,尽可能可以在多个展览中部分重复利用,在展场空间设计过程中就考虑进去。”广州美术学院美术馆也会使用木托盘等易组合变化的积木式材料进行建构。“多余的美术馆不再使用的物料和展览中剩余的印刷品,除备份外,其余赠予临近大学的社区中一些年轻艺术家或替代性空间的小展览中循环使用。”

640 (4)(1)“穿针引线:工作台“展厅现场,广州美术学院大学城美术馆,2023年

蓬皮杜艺术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艺术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则在现场介绍了蓬皮杜艺术中心的可持续管理系统框架。

640 (13)蓬皮杜艺术中心驻华代表、蓬皮杜中心×西岸美术馆项目总协调人费保罗(Paul Frèches)

费保罗首先向大家分享了欧盟及法国在可持续发展方面的政策和法律背景。欧盟的主要目标是在 2050 年前达到碳中和,中期目标则是在2030 年前将温室气体排放减至55%;而法国政府则在 2019 年投票通过了新的《气候与能源法》,制定了整个国家的关于气候变化和持续发展的框架。

费保罗提到,环保和可持续性也一直是蓬皮杜艺术中心的核心。2019年末开始的新冠大流行,以及2020至2021年的长达七个月的闭馆,使蓬皮杜艺术中心集中思考如何采取系统性的行动。约50名员工加入了一场耗时三个月的内部集体讨论,图书馆、内容项目、传播、管理团队都对蓬皮杜的可持续状况进行了评估。这项内部研讨的结果是,我们确定了可持续发展战略的两个重点,首先是改善实践和习惯,第二是提升整个大众对于可持续发展的意识和敏感度。”另外,蓬皮杜艺术中心也确定了五个行动领域:通过一系列文化活动来提升大众的意识、在展览和表演的策划和制作中改善可持续性、建筑改造、改善公开招标和采购流程,以及培养日常的环保的行动和习惯。

640 (5)(1)蓬皮杜艺术中心2019年碳足迹测算,由费保罗分享

2019年,蓬皮杜艺术中心进行了一次碳足迹评估。展览和活动组织产生的碳足迹占15%,建筑产生的碳足迹高达40%。这项评估尚未计入对观众交通和作品运输产生的碳足迹数据。基于这次碳足迹评估,蓬皮杜艺术中心制定了2021年至2023年的15条重点目标,包括“成为生态议题的创造和思考中心”“突出展示收藏中与环境相关的作品”“在展览、演出和其他活动的策划上实现资源的再回收利用”等。

640 (6)(1)蓬皮杜艺术中心2021年至2023年的15条重点目标,由费保罗分享

蓬皮杜艺术中心的主展馆将在2026 年到 2029 年暂时闭馆,这一举措也是与其可持续发展战略有关。中心将在闭馆期间进行建筑改造,移除建筑上的有害材料,改善建筑设施,使其在2030年开馆时,能耗比改造前降低40%,在公开招标和采购方面,蓬皮杜艺术中心所有的供应商都需要提供他们产品或服务的环境评估报告,也所有的采购合同当中加强了可持续发展的条款。

费保罗也分享了蓬皮杜艺术中心如何在日常工作中培养环保文化,例如鼓励员工环保出行,降低和减少电子污染等。

此次主题讨论,更多聚焦于艺术家的实践、博物馆的可持续内容策划以及在运营中自发的可持续行动,但对博物馆与艺术机构碳排放、碳足迹的测算在中国几乎是一片空白。叶滢提到,“今晚的讨论是一个新的开始,不论是可持续政策的引导,还是机构进行可持续转型的资金支持,这些结构性的变化,还有待发展。”

未来十年,可持续发展的关键阶段

2022年于埃及举行的《联合国气候变化框架公约》缔约方会议第二十七届会议(联合国气候变化大会,COP27)指出,2015年至2022年可能是有记录以来最暖的八年,全球遭遇了前所未有的冰川冰量损失,全球各个地区极端天气频发,破坏性的干旱、洪涝、气旋对全球多个地区造成了广泛的破坏和生命损失。

640 (14)以1850-1900年为基准的全球平均气温演变©世界气象组织,图片来源:联合国

中国国家气候中心发布的《中国气候变化蓝皮书(2022)》显示,全球变暖趋势仍在持续,2021年中国地标平均气温、沿海海平面、多年冻土活动层厚度等多项气候变化指标打破了观测记录。

联合国《可持续发展目标报告2022》提醒,“我们避免气候灾难发生的一线机会正在失去”,2100年海平面将上升30-60厘米,预计到2030年,干旱将使7亿人流离失所,从2015年到2030年,中大规模的灾害将增加40%。报告也鲜明地点出,生物多样性在新冠疫情的恢复性支出中基本上被忽视。

三年的公共卫生危机成为我们反思与地球共存方式的契机,如何塑造可持续的未来成为了当下的紧迫议题。可持续性在下一个十年不仅意味着全社会的价值转向,也意味着我们如何重新看待和自然与万物的关系。从唤醒可持续的意识,增加可持续的认知,到展开可持续的行动,这场主题讨论“可持续的博物馆,可持续的艺术”是未来改变的一个序章。

TANC 综合报道

 

预约|9月17日,倾听来自非洲、泰国与中国的六位建筑师“在南方,建造未来”

演讲嘉宾包括:首位非裔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奖人弗朗西斯·凯雷、泰国建筑师拉查蓬·乔楚伊,与来自中国的建筑师庄慎、陈东华、庞伟与吴林寿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