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将盖娅作为母题的曼谷艺术双年展,生态女性主义离开田野之后

从致敬古希腊大地女神的标题,到策展前言中报菜名一般地引用洛夫洛克、拉图尔、马古利斯等西方理论家,对生态与气候危机、女性主义与泛灵论等潮流议题的追随,以及参展名单中的国际双年展常客们……本届曼谷艺术双年展(Bangkok Art Bienale)“孕育盖娅”(Nurture Gaia)给人的第一印象足以让一位普通的东亚艺术从业者质疑,我们是否至今仍未脱离社会学家瑞文·康奈尔(Raewyn Connell)提出的经典论断,即南方提供案例、北方生产理论的知识生产图景,以及国际双年展的全球视角和多元文化在多大程度上遮蔽了本土视角。这种先入为主的猜疑或许会在观展过程中消解,如果这位观众有足够的耐心和热情规划好合理的观展路线,忍受炎热的气候和拥堵的城市交通,花几天时间一一拜访散落在这座超级大都市中的11个展览点位,最终仍然觉得有所收获的话。看展不只是智力考验,更像是一个体力活儿。在希腊神话中象征大地女神的“盖娅”一词在拉图尔(Latour)等学者的观念中用于替代“大写的自然”(Nature)以指称地球及生活在地球的万物。据说,“Gaia”与泰语中“身体”的发音相近,因此双年展的主题也可以被理解为“滋养身体”。

feature|特写 数字游民的AI接口:人工智能突进下的科幻与新媒体创作之变

今年年初,DeepSeek呼啸而来,再次将人工智能技术的更新推进到我们面前。从ChatGPT到SORA,AI技术的迭代和快速变化,对于创作者来说,意味着什么?如果我们没有技术背景,如何才能跨越技术的门槛,找到个人进入AI时代的通路?

exhibitions|展览 程然:在荒诞与流动之间,与“万物共感”

程然正在誌屋上海呈现的展览“万物共感”以其两部重要影像作品《L15a0》(2024)与《EMPATHY》(2022)为核心,探讨物质性与感知的关系,以非线性、流动的时空与文化脉络带领观者进入当代人感知与存在境遇的奇特场域。展览从“物”的关照到对“离”的重新理解,直至“荒诞”与“流动”交织,转译屈原“路漫漫其修远兮”的悲怆为当代存在主义的反思:在一个日益流动且碎片化的时代,个人的身份与意义何以安置?

news|新闻 与生命体验与人工智能有关的16个艺术现场:2025年中国美术馆与机构展览特别推荐|Year Ahead 2025

2025年的中国艺术机构继续游走在连接国际、本土与地方的流动站点。一方面,经由长时筹备与策划的大型双年展、研究型群展与引进及合作展持续反映当代艺术、社会与自然之间的焦点话题,并为国内观众带来享誉国际的艺术家们具有代表性的创作;另一方面,跨越代际、地区的艺术家个展以详实的个案方式,追索独具个性的实践者们眼手中所投射出的世界,并通过详实的梳理与线性回顾,展示出他们鲜活亦持久的创作生命力。

news|新闻 在危机与希望的交错中涌现,20档国际展览勾勒的年度全球艺术蓝图|Year Ahead 2025

2025年伊始,《艺术新闻》编辑部从全球艺术机构已公布的展览计划中挑选20档展览,它们都以各自的方式折射着社会之像,传递其历史性和时代关切。生态、去殖民、原住民、女性与人工智能等议题在新的一年得到了愈加深入的讨论,展现出艺术创作作为评论、展览作为思想平台的价值。

exhibitions|展览 脉动与谐振:当刘建华“邂逅”苏州吴文化博物馆

feature|特写 “将寻求自由作为创作的终极主题”:缅怀艺术家张伟

exhibitions|展览 聚焦新加坡,助燃东南亚:第三届ART SG持续扩展的艺术磁场

feature|特写 翻过巴颜喀拉山垭口,找回“陌生人”之间的生命联系|未来志异

贾煜,从小在青海玉树长大,离开家乡后,儿时的回忆一直召唤着他重返故土。从2003年开始,他开始往返于玉树与工作地西宁,拿着相机走进藏区,拍摄了大量康巴藏族的家庭合影和生活照。2020年之后,作为某种情感回馈,他找到那些曾经拍摄过的牧民,把照片还给他们,并在征得同意后录下了他们拿到照片的时刻。为了感谢这位“陌生人”留下的照片,牧民们常常回赠给他糌粑、酥油、牦牛绳、药材等作为礼物。

exhibitions|展览 专访吕克·图伊曼斯:没有慷慨,艺术和文化便不复存在

从2023年11月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宣布2024年的展览计划起,比利时艺术家吕克·图伊曼斯(Luc Tuymans)的大型回顾型个展就备受期待。他的创作通过画册、网络图片早已被中国艺术界所熟知,但直至这场汇集了艺术家近半个世纪间所创作的87件作品、共100幅画作的大型研究性展览落地,来自中国的的观众才得以回归线下,去直面经由系统性梳理的原作呈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