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卫·霍克尼”毫无疑问成为本周艺术圈的关键词,无论是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讲座的一票难求,还是周六在佩斯开幕的“春至”个展可以想象的人潮涌动。在中国,“大卫·霍克尼现象”并非孤本。今年开春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重要美术馆、画廊纷纷举办西方重量级艺术家的个展;在中国公共展览机构仍然只有基本框架的今天,私营美术馆、大型画廊无疑承担起与国际展览对接的任务。
当内战使他们的祖国四分五裂的时候,大多数叙利亚艺术家逃离了家园;而另一些人则留在了战火中的祖国,艺术为他们提供了战乱中的避风港。
估价约1.4亿美元(约8.8亿人民币)的毕加索画作:《阿尔及尔的女人》(Les Femmes d’Alger)系列中的最后一幅“O”版本,将于5月11日上拍纽约佳士得举行的“展望过去”专场拍卖,成为拍卖史上单件估价最高的艺术品。
巴黎马蒙丹•莫奈博物目前推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展览主题:《“梳妆”—— 欧洲“隐私”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展览集合了从15世纪至今主要艺术家的作品,重现各个时代里人们的清洁仪式、梳妆空间及女性身姿。
伦敦大英博物馆开春新展“定义美:古希腊艺术中的人体”以150件大理石雕塑与浮雕呈现古希腊艺术的人体美学。在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看来,这些作品称得上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作品,它们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原本的样貌。
当代政治不过是庸众所接受的事务,而当代艺术则全部是对于这种“实践”的颠覆和反抗。在苏富比艺术学院的安东尼·唐尼看来,艺术家将人们从懒惰中唤醒,通过唤醒他们的意识来解放他们。
正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展出的“比约克”展览不仅全面了回顾这位千面女神近40年的创作历程,也展示出她与艺术家马修·巴尼分手后作为“存活机制”的创作。
尽管全球经济仍不稳定,艺术市场却已经发展到20年前无法想象的程度。然而,英国设计与艺术家著作权协会等组织近期的一项研究表明,很多艺术家并没有从中获益。三成以上的艺术家为了生计身兼数职,艺术市场财富分配并不平等。
刚从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回来,关小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讲座、里昂双年展的筹备以及新作品制作之间。从2013年初的第一次个展到现在,关小凭借对影像语言的独特把握已然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
影像艺术家王功新个展“在·现——王功新二十年影像艺术展”今日于上海OCT当代艺术中心开幕。三组多屏录像装置新作和一组摄影文献《布鲁克林的天空—在北京挖个洞》并置,呈现艺术家的影像艺术创作起点和现在的工作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