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这个曾将萨拉·卡希尔(Sarah Cahill)与父亲高居翰(James Cahill)阻隔千里的国度,又牵引着她再次来到他的梦里。她跟随父亲留下的足迹,寻找其父心中的那一轮明月。
2018年,继英国脱欧和特朗普当选两年后,新自由主义节节败退,政治保守与民粹主义抬头,在难民危机和暴恐事件带来的紧张局势下,世界政治格局急速右转。
本期《艺术新闻》12月刊带来封面故事《2018艺术世界的一年》,从艺术家、艺术市场、博物馆、文化遗产等角度回顾一个进步与衰退共生的2018年。
还记得在今年7月15日晚俄罗斯世界杯决赛上被中断的25秒吗?四名身着警察制服的“球迷”突然冲进法国对阵克罗地亚的比赛场内奔跑,其中一名甚至成功与姆巴佩击掌。场内安保人员迅速将他们控制住并拖出场外。就在全世界都以为这是一次单纯的球迷扰乱球赛秩序的事件时,俄罗斯朋克乐队及艺术组织“暴动小猫”(Pussy Riot)在社交网络上发表文字及视频声明,表示对此事件负责。
战后一代在废墟之上喊出了“把摄影机扛到大街上”“平凡生活即最高美学”的政治宣言,而复杂的时代背景发展出“意大利新现实主义”的多个面向,远不止电影单方面所见这么简单
“如果我们以普遍理解的20世纪艺术史的角度来看,极简主义运动未曾在亚洲发生。在欧洲和美国,这一运动是抽象表现主义绘画、观念艺术和其他后现代主义艺术进程中的转折时期。”
商业为何资助艺术?艺术如何反哺商业?艺术世界从来不缺乏商业的参与,而二者的“合作”于今年呈现出更多元的模式。商业与艺术的关系在如今的消费社会中,带有更多的紧密型与即时性。在即将过去的一年中,品牌与品牌基金会在艺术世界留下了诸多的印迹:普拉达(PRADA)在修缮完毕的上海荣宅中用“罗马1950-1965”呈现了上世纪后半叶的罗马文化盛景、借“刘野:寓言故事”探讨这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作品与百年古宅之间的别样张力;路易威登(Louis Vuitton)在专属开设的北京艺术空间 Espace 举办两场当代艺术特展,重回“牛仔”与“玛丽莲”所在的曾经。也有的品牌选择与本地文化机构合作:古驰(Gucci)与余德耀美术馆合作办展“艺术家此在”,追问“复制”与“原创”之间的关系;卡地亚当代艺术基金会则与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联合推出“陌生风景”,希图为艺术界引入新的“风景”。
让她感到惊讶还有,在展览之前“布展者之夜”期间,第一次深度接触到入围“华宇青年奖”的这些年轻艺术家。“他们很年轻,但叙述、表达思考的能力很强,能做很长时间的即兴演讲,很会分析自己,也很乐意分享。他们不受任何拘束,谈吐、态度、思考很成熟,绝对不是二十多岁年轻人能达到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