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尊木雕佛像正在巴黎连接东西两方:两尊日本国宝级的木造金刚力士立像(约13世纪)和一尊被列为“重要文化财产”的木造地藏菩萨立像(约9世纪)首次在日本国外展出,正在巴黎吉美博物馆(The Guimet Museum)为期两个月的“奈良——日本佛教三宝”(Nara—Trois trésors du bouddhisme japonais)中出现。这次展出的作品均借自日本历史和文化发祥地之一的奈良,这场展览也是巴黎日本文化年 “2018日本主义:共鸣中的灵魂”(Japonismes 2018:Les Âmes en Résonance,2018年7月至2019年2月) 的最后一项重磅活动。
俄罗斯与美国在博物馆间展品互借的事宜上已经纠纷了近十年。不过,2月13日,梅多斯博物馆(Meadows Museum,位于达拉斯的南方卫斯理大学)将会进行两次公开讨论,艺术冷战开始冰释?参与讨论的包括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和圣彼得堡艾尔米塔什博物馆(冬宫博物馆)两位馆长间的对话,以寻求机会来结束美俄双方艺术品互借的僵局。
春节假日将近,很多人选择用旅行的方式洗去一年的疲惫。而民宿因其新鲜独特的装潢风格、相对低廉的价格和温馨友好的住家服务,已经成为越来越多的人度假出行的首选。这些民宿的涌现为隐藏在人群中的“室内设计师”们提供了大显身手的舞台。他们将自己感兴趣的文化与艺术元素融入民宿设计中,与住客们分享自己的审美趣味;甚至,有些民宿本身便是一件艺术品。
1月19日,“‘体系’:隋建国2008-2018”(以下简称“体系”)于OCAT深圳馆正式举行。展览被视为隋建国自2008年以来最全面的阶段性回顾,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十年来的雕塑创作和观念系统的转变历程。
从创造诸多纪录与“第一次”的艺术品销售与拍卖,到遭遇“假展”的艺术家,2018年的中国艺术世界塑造了新的明星和版图,也留下了无可挽回的遗憾。《艺术新闻》整理了在过去的一年中,最受读者关注的10大艺术事件。
在10月的佳士得纽约拍场上,一件名为《爱德蒙·贝拉米的肖像》的人工智能(AI)艺术作品以43.25万美元售出,超过其估价的40倍!对此的回应更是令人窒息——人工智能(AI)创作的作品!机器人时代来临!人类毫无意义!
1月18日,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为其主馆——UCCA北京新建筑的落成举行揭幕仪式,向公众呈现其全新的外立面、入口、大堂、展厅、儿童教育空间、商店和咖啡馆。这是UCCA自创办以来的第三次重要改造完成并正式投入使用。与此同时,“邱志杰:寰宇全图”和“新倾向:尉洪磊”展览开幕。“这次改造,最主要的是从原来狭隘的路口,变成巨大的空间,方便迎接更多的观众,引起更多人参与当代文化与当代艺术。”馆长田霏宇介绍道。
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西方蓝筹画廊首次在台湾地区的大规模集结登陆吸引了大量喜爱艺术的观众。VIP预展首日,UBS、中信银行等带来的高资产客户藏家团、台北市立美术馆带来的“美术馆之友联谊会”“艺游”等多个藏家团导览在现场营造的热烈气氛让人印象深刻。而在热闹之余,台湾地区藏家向来的谨慎让导览带来的“冲动性”消费并不多见。
1月17日,首届台北当代艺术博览会(台北当代)在南港展览馆开幕。参展的90家来自世界各地的画廊遴选自160家申请的画廊。“难以估量的资本在这里聚集。台湾有相当悠久的艺术收藏史。我认为,台湾在过去几年里所面临的一个挑战在于,如何使自己跻身为国际级的艺博会举办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