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我们谈论弗吉尼亚·伍尔芙,不免会联想起布鲁斯伯里、伦敦的街道、肯辛顿花园,甚至她在生命尽头自沉的乌斯河,而泰特圣艾夫斯美术馆2月10日开幕的一场展览,将我们的视线带回弗吉尼亚·伍尔夫的童年,正是在圣艾夫斯,她度过了童年时期的许多个夏季,涌动的海浪与洋岸的灯塔混同无数回忆,成为其日后心灵的慰藉与灵感的源泉。女性的室内、静物与内观、性别与身体也是这场展览受其启发的展览不可回避的话题。
东汉的陶塑狗、宋代的玩具狗、清代郎世宁的扇面《槐荫骏犬图》、海派“四任”中最年轻的任预笔下《花荫灵犬图》中活灵活现的哈巴狗、还有画法博采众长的任薰所绘的《花石乳犬图》……这么多名犬因何齐聚一堂?
盛唐时期,“丝绸之路”的起点长安因这条欧亚大陆北部商路的畅通而成为宾客云集的国际大都会。10万左右胡人长期居住在长安城中,丝绸之路上更行走着不计其数的胡商。2001年,甘肃庆阳市庆城县博物馆在开元十八年穆泰墓中清理出90多件造型生动,款式别致的彩绘陶俑,身着豹纹皮裤、摆着动感“S”形曲线、表情各异的胡人牵驼俑、胡人牵马俑,会施“幻术”变戏法的胡人坦腹俑等即使今天看来也颇具时尚感。正在大阪市立东洋陶瓷美术馆展出的“唐代胡人俑——梦行丝绸之路”展览将中国甘肃省庆城县博物馆收藏的约60件文物第一次呈现给日本公众,用写实的手法让人一睹盛唐“胡风”。
2月3日,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a)与美国著名先锋剧场导演、前卫艺术家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合作呈献的展览“中国末代王朝的威势与华美”开幕,以沉浸式的方式,利用色彩、灯光、材料、音效、气味等情境的转变,将后现代元素代入传统的呈现语境之中,重新演绎了清帝国鼎盛时期的宫廷生活、政治与文化。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策展人柳扬谈及了本次展览最初的构想及筹备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2017年我们见证了传统文化和科技艺术引领的展览热潮,艺术基金会和企业收藏介入呈现多元化发展的面貌,在这股向前奔赴的潮流中,2018年的全球艺术界与艺术市场将呈现怎样的趋势?
2月的全球艺术界都有哪些值得关注的艺术品?来自艺术家傅丹家族的汽车发动机为何出现于纽约古根海姆的展厅?毕加索的缪斯肖像画暗藏了哪些有趣的线索?…… 雌雄同体的赫马佛洛狄忒斯、莫卧儿细密画中的花卉、埃舍尔的超现实世界、“老大哥”的凝视…… 这8件作品为你解锁2月艺术世界。
提起美杜莎,最熟悉的莫过于“蛇蝎美人”的艳丽形象。在当代消费语境下,原本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令人恐惧、给人带来死亡灾难的蛇发女妖形象已荡然无存。2月5日,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幕的新展“危险之美:古典艺术中的美杜莎”,用60件作品向观众一步步展现了这个蛇发怪物是如何被逐渐美化,体现出希腊古典时期艺术中理想化的人文主义,并追溯美杜莎这一形象在后世的西方艺术中经久不衰的魅力。
2月4日,朱哲琴与同济大学设计创意学院联合发起的【声音x实验室】项目启动,揭幕当天带来声音艺术预演习作“琉音海上 SOUND GLAZE”,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朱哲琴谈及了项目缘起与作品的创作过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