台北故宫博物院展出的“国宝的形成—书画菁华特展”,精选45件书画,其中国宝书画34件、重要古物11件。如此大规模的精品展出本来就不多见,其中20件限展作品又分前后期展出,距离换展还有半个多月的时间,没条件“二进宫”的观众可以选在11月14日、15日这两天最佳观赏期一次看全45件书画菁华。《艺术新闻》精选本次展览四大看点,为观众划出最早的书迹《快雪时晴帖》与《远宦帖》、最早的绘画唐人《宫乐图》、最长画卷大理国张胜温《画梵像》及最核心的宋画等。
本周,拍卖市场备受关注的《救世主》亮相香港;而PRADA荣宅的亮相提供跨界新典范;同时,台北国际艺博会自成一体、再次登场;在法国,蓬皮杜艺术中心首届“世界都市”艺术双年展开幕……来看这一周艺术动态转不停。
本月初,“波点女王”草间弥生位于东京新宿的个人美术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在88岁迎来自己的美术馆,对草间弥生来说,仅仅是其价值和影响力迟来的佐证之一。
除了今年在东京与京都的大型个展之外,其个展也在10月21日从美国东岸巡展到洛杉矶布洛德博物馆,10月草间弥生美术馆的开幕更是其“波点女王”艺术生涯的高潮,从展览到艺术市场的热度而言,这一年可以堪称“草间弥生年”。
10月12日,“传神雅聚:中国明清肖像画展(1368–1912)”,作为首个以中国肖像画为明确主题的展览在柏林国立博物馆辖下亚洲艺术博物馆拉开帷幕。此次展览由何鸿毅家族基金支持,收录了来自北京故宫博物院、多伦多皇家安大略博物馆以及民族学博物馆和亚洲艺术博物馆馆藏的一百余幅精品画作,几乎全部都是其在欧洲的首秀。
10月19日,第24届台北国际艺术博览会(Art Taipei)进入首日收藏家预展。华人现代主义艺术的整理与再发现是台湾市场的长项,多家港台地区的画廊带来了陈道明、朱为白、萧勤、廖修平等台湾现代主义以来的名家之作。
艺博会的风向受到近期艺术市场整体变化的影响,多处可见井上有一狂放的书法,也有数家画廊拿出常玉的纸本作品。
Art Taipei的人文氛围在本届尤显突出,除了特别策划的“私人美术馆的崛起”“企业艺术购藏”等主题论坛和多场主题讲座,来自日本和台湾地区的多家画廊的主题策展井然有序,展陈亦雅致大方,可圈可点。在亚洲地区大多数喧嚣的艺博会上,这种疏密得当、留白透气的现场呈现并不多见。
最近“伦勃朗和他的时代:美国莱顿收藏馆藏品展”全球巡展,中国站分别在北京国家博物馆和上海龙美术馆先后展出,令很多人不用出国,也有机会接触荷兰黄金时代大师的杰作。就在本月11日,大洋彼岸的美国波士顿美术馆也因获赠113幅包括伦勃朗、鲁本斯在内76位艺术家作品的捐赠,举办了一场关于荷兰黄金时代的展览。
近期全世界最关注的艺术新闻莫过于文艺复兴时期大师达芬奇的画作《救世主》(Salvator Mundi)将于11月在纽约进行拍卖。这位家喻户晓的艺术大师流存下来的画作可谓凤毛鳞角,目前全球仅存的不到20幅经专家鉴定的原作。其中,《救世主》是最后一幅被私人收藏的达芬奇作品,其它的不是被博物馆收藏,就是被绘制在教堂中。
达芬奇的作品对西方艺术世界产生了不可估量的影响。他的作品散落全球各地不同城市,除了最广为人知陈列在法国卢浮宫内的《蒙娜丽莎》,还有包括《最后的晚餐》、《抱银貂的女子》等在内的知名杰作。因此,我们在此帮你整理了一份打卡这位艺术大师作品的最全攻略。
自日前佳士得宣布将拍卖达·芬奇真迹《救世主》以来,这幅画作的走向便牵动着艺术世界的神经。10月13日,《救世主》在香港佳士得展开为期3天半的预展,并面向公众开放。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透露,已经有买家委托保底,因此此次并无流拍的可能性。《救世主》上一次公开展出是在2011年于伦敦国家美术馆,时隔6年,它又将出现在拍场,这可以被视为古典绘画大师级作品从博物馆移师自由市场的风向标,或许将来会有更多顶级艺术品以“商品”的形式出现在公众面前。
蓬皮杜中心国立现代美术馆馆长伯纳德·布莱斯涅(Bernard Blistène)宣布,黎巴嫩艺术家夫妇档哈利尔·乔雷吉(Khalil Joreige)和乔安娜·海吉托马斯(Joana Hadjithomas)因创作根植于当下时代境况,以钻探取样技术挖掘都市景观地底下所埋藏的记忆,揭露其历史分层,获得2017年杜尚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