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地时间6月27日,伦敦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夜拍举槌,最终30件成功易手的拍品以149,500,000英镑(约合13.05亿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创造了自2010年以来伦敦佳士得印象派与现代艺术晚间拍卖的最好成绩。其中马克斯·贝克曼作品《鸟的地狱》以3600万英镑(约合3.14亿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为本场夜拍的最高价拍品。而亚洲藏家的积极参与为本场夜拍增色不少,其中毕加索的《写信的女人(玛丽·特蕾莎)》以及莫奈的两件作品《垂柳》和《下陷的道路》均由亚洲藏家竞得。而在前一晚举行的伦敦佳士得英国及爱尔兰现代艺术晚拍中,最高价拍品亨利·摩尔的《家庭》也以330万英镑的价格收入亚洲藏家囊中。
6月29日,致敬当今在世最重要的德国艺术家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的作品展在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面向公众开放。作为路易威登基金会的“Hors-les-murs 墙外”项目的延续,此次展览旨在将基金会馆藏中最有象征性、最重要、最有分量的作品呈现给巴黎以外的公众,并将西方艺术当中触碰核心问题的艺术家的作品带到中国北京。《艺术新闻》特别访问了策展人安洁丽娜·榭尔弗(Angeline Scherf),她同我们分享了一些展览背后的故事。
法庭下令挖掘达利遗体以进行亲子鉴定|纽约州委任艺术家创作首个官方 LGBT 纪念碑|德国女首富打造自然主题私人艺术博物馆|木木美术馆馆藏展“锡人的心脏”即将开幕|第二届银川双年展任命策展人
路易威登北京 Espace 文化艺术空间即将呈现“格哈德·里希特”(Gerhard Richter)作品展,而距这位德国艺术家上次在中国的个展,已快有10个年头。给一代中国当代艺术家带来巨大影响的里希特,其艺术生命从上世纪60年代延续至今。面对来来往往的各种主义与流派,他又总保持着冷静的距离,不被任何一类风格裹挟。带着古典的内核进行最前卫的艺术探索,我们或许可以这样描述如今已85岁高龄的里希特一贯坚持的创作精神。
为庆祝荷兰风格派运动一百周年,荷兰的众多艺术机构都举办了特别的展览活动。已于6月初在海牙美术馆开幕的“发现蒙德里安”(The Discovery of Mondrian)聚焦这位风格派运动中最具影响力的艺术家,通过300余件作品,展现了其各阶段的艺术创作。除了海牙美术馆之外,阿姆斯特丹市立博物馆(Stedelijk Museum)和凡阿贝博物馆(Van Abbemuseum)的展览分别从该运动的起源和影响出发,带领观众重温了百年前的这场伟大运动。
美国民主党议员提案减免艺术学生贷款|大英博物馆百件文物中“浓缩的世界史”将亮相上博|前蛇形湖美术馆总监加入Thaddaeus Ropac画廊|贝克曼《鸟的地狱》将在佳士得伦敦首次上拍|民生美术馆展出“中国当代艺术年鉴展2016”
6月23日,香港M+展亭的第四个展览“广东快车”开幕,作为艺术收藏家管艺在2014年捐赠予M+视觉文化博物馆的37件藏品当中的重要组成部分,展览通过修复、重制与文献整理,在管艺捐赠的基础上,再现了“广东快车”这个划时代的艺术项目。
杰夫·昆斯工作室辞退半数员工|台北当代艺术馆9月开幕LGBTQ议题展|康定斯基拍卖纪录在伦敦苏富比被两度刷新|藏家起诉佳士得推翻拍卖结果|黄宾虹《黄山汤口》在嘉德“大观”之夜以3.45亿元人民币成交
艺术家展望迄今为止最大的回顾展“境象”在上海龙美术馆开幕,呈现了其包括《假山石》和《小宇宙》等横跨20年创作生涯中的多件重要作品。展望从上世纪80年代起便积极探索新媒体及科学技术在艺术创作中的运用,以及艺术面对社会境况所应作出的回应,此次展览中的作品亦运用到了多种科技与媒材。具有东方文化背景的展望如何在“潜在”的虚拟世界中再现人与技术这层新型的具有互动性的社会关系?我们从他此次个展中看到了他更具有实验性的一面。
荒川医于明斯特展出的装置作品被盗|印度女权艺术家希芭·贾奇获2017年图恩湖艺术与伦理奖|藏家起诉佳士得推翻拍卖结果|1:54当代非洲艺术博览会公布伦敦展会参展名单|世界古遗迹基金会开启培训难民修复遗迹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