暑假已经过半,全国各地的博物馆、美术馆和画廊也赶在夏季的末尾推出了最后一批重磅大展,从北京木木美术馆的“安迪·沃霍尔:接触”到香港文化博物馆的“2016年香港国际摄影节作品展”,以摄影及影像为题材的作品纷呈展示。本周开始,《艺术新闻 / 中文版》将在每周末奉上当月的大中华区及全球展览推荐,为你的艺术出行提供行动指南。
影像群展“不早不晚”(Not Early Not Late)于8月4日在佩斯(北京)开幕,展出了9位女性艺术家的录像作品。展览的题目“不早不晚”回应又逃脱着对于影像艺术历史进程式的界定,9件参展作品并置在同一时空中,他们之间又形成了相互对话与互文的关系,激发着更多的意义。
7月30日,“宇宙与艺术”在东京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开幕,展览从达芬奇与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数据开始,到贾蔼力、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半导体”(Semiconductor)、teamLab等艺术家/团体的绘画、装置、影像作品,勾勒了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及外星生物的艺术探索与想象。基因工程和AI技术与艺术又有怎样的碰撞?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的住所又会是什么样的?展览从四个角度带来了宇宙与艺术结合的项目最前沿的展示。
7月31日,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展览“夏季大三角”开幕,以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在夜空构成的三角形星群探讨当下的流行文化与城市构建。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王浩然、谢蓝天3位艺术家从各自视角勾勒出香港城市的诸多侧面。“星群是人类合理化夜空的方式”,而作为图像,城市一如星群,是一个共生异质的体系。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观众可以窥见不同流行媒介的文化视差所建构的城市图像。
里约奥运会开幕在即,尽管巴西文化部部长表示,由于巴西经济危机,包括意大利艺术家吉安卡洛·内里(Giancarlo Neri)的装置艺术在内的一些专为里约奥运会创作的公共艺术项目被取消,但仍有许多备受关注的艺术作品为巴西注入活力。从悬于瀑布上方的圆环,到海滩栈道上的长卷,再到奥运游泳馆墙面的“巴西移民史”,远离城市喧嚣的Inhotim公园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7月15日,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后,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逮捕多名记者,被捕人员中包括土耳其艺术家兼记者泽赫拉·多安(Zehra Doğan)。土耳其艺术家居尔辛·卡拉穆斯塔法(Gülsün Karamustafa)也曾因艺术创作涉及政治于1970年代入狱。日前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Hamburger Bahnhof-Museum für Gegenwart-Berlin)举办的一场卡拉穆斯塔法回顾展呈现了这位艺术家如何在动荡境遇下,以个人视角冷静记录土耳其的政治浮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