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苏富比和佳士得的纽约亚洲周拍卖进入第二天,多个专场都以平稳之势落槌。其中仇英《蓬莱仙弈图》以180.5万美元在纽约佳士得高价成交;“《乾隆八年款》之清乾隆御製铜鎏金交龙钮云龙赶珠纹‘倍南吕’编钟”以121万美元被古董商Eskenazi收入囊中。《艺术新闻》为你精选了本次亚洲周期间各大门类拍品的成交情况。
上海明圆当代美术馆正在举办的“实验剧场30年”展览,以影像的形式,首度呈现了中国实验剧场30多年的实践历程。这场展览以涵盖88件剧场作品、总长约 125小时的影像,将过去三十年来中国当代剧场发展的核心线索——“实验剧场”的面貌展现给观者。展览提供了一次难能可贵的契机,使得人们得以透过这些珍 贵的影像档案,了解及追索中国实验剧场的发展脉络及关键性问题。
正在故宫博物院展出的“石渠宝笈”特展自9月8日开展以来就吸引了大量关注。此次展览围绕乾隆及嘉庆初期清宫所藏书画的编录《石渠宝笈》展开,对清皇室宏富的书画收藏的做了系统的整理。《石渠宝笈》的钤印,往往被认为是真作的保证,而本次展览着力最多的“考订辨伪”单元则是专门“给乾隆揭短儿”的。
“仅仅将毕加索视为一位画家是不完整的。雕塑能够展现他作为艺术家的另一面。” 9月14日,毕加索雕塑展(Picasso Sculpture)在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MoMA)开幕,展出的140件作品贯穿了毕加索60年的创作。沿着他在绘画和雕塑上并存的创作线索,《艺术新闻》将带你追溯毕加索的艺术生涯。
2015年秋季的纽约亚洲周在9月11日至9月19日期间展开。相比3月纽约亚洲周的火热氛围,9月的活动以国际拍卖行为主角。佳士得、苏富比均以私人珍藏专场为重头戏,除了古代、近现代书画外,古典家具也值得关注。
4个有着不同背景的双年展陆续在里昂、伊斯坦布尔、莫斯科、乌拉尔地区开幕,使9月成为2015“双年展之月”。里昂双年展旨在重新定义“现代生活”;伊斯坦布尔双年展规模之大,需要三天才能逛完;莫斯科双年展政治意味浓厚;乌拉尔当代艺术工业双年展则有中国策展人李振华的加盟。《艺术新闻》就策展主题“没有真身”专访了策展人李振华。
9月11日,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正式开始为期三天的展会日。第二届Photo Shanghai与去年首届相比,在观众、参展画廊、艺术市场乃至上海在地的艺术圈层中引发着怎样的效应?《艺术新闻》在展会首日,探访了多家参展画廊,探究这一亚洲首个专注于影像艺术的博览会,正引发着怎样的“聚变”。
第二届上海艺术影像展(Photo Shanghai)在9月13日正式落下帷幕。但是由这一艺博会带来的影像热潮却并未减退。10月15日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和11月15日“集美X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在北京和厦门将继续“接力”延续这股摄影之热。
集结了三大艺博会、数十个展览,行程密集的9月“上海艺术周”即将结束,从艺博会到商场,上海展现了其强劲的艺术消费能力,同时也为今年下半年的上海艺术消费季节奠定了良好的开端。
继威尼斯双年展期间在Giorgio Cini基金会举办的大型回顾性个展“因地制宜”后,刘小东的个展“空城计”于9月12日在北京林冠艺术基金会开幕。展览将持续至10月18日,展出刘小东在内蒙古鄂尔多斯驻留期间的新作,通过对这个西方媒体眼中的“鬼城”的描绘,刘小东向观众发问:“我们的梦想是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