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汇入南方的多元潮涌,在香港感受亚洲与华人新生代的交织脉动| ART IN HK 2025
《艺术新闻》创刊主编,著有《窑变798》。参与策划《艺文中国》和“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经济观察报》任职。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她长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媒介更替时代对于艺术创作和观看的影响, 以及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方向以及关心的话题。她长期诸多国内和国际知名艺术刊物供稿,其中包括ARTFORUM, Art-Ba-Ba, Flash Art, 艺术界, Art Review Asia, Yishu,等。2021年3月,她在上海天线空间策划了群展《众妙之家》
展览之眼 |“后殖民星群”的回响: 第15届沙迦双年展“在当下历史性地思考”
申舶良,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现居上海。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修习过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阿姆斯特丹大学西方神秘学课程。曾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关注展览与文学空间的关联,最近的创作型策展项目包括2017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寒夜”、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
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暨考古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公共项目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西方艺术史讲师。现为德基美术馆现当代部顾问总监、艺术史作家,中国美院外聘讲师,为《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新闻》、《单读》等杂志长期供稿。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工作,研究兴趣围绕电影历史和影像艺术家,及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她是新近出炉的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即将出版从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
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是策展人、获奖的BBC广播员、作家以及Made in China (UK) Ltd.的董事长。他曾与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萧勤(Hsiao Chin)、小野洋子(Yoko Ono)、肖恩·斯卡利(Sean Scully)等许多艺术家合作策划展览。他曾为中国的城市政府和开发商担任创意顾问,并且是北京WF中央蛇形亭(Serpentine Pavilion)创意顾问。他是皇家艺术学院“打造全球成功创意企业”课程的联合主持人。
汇入南方的多元潮涌,在香港感受亚洲与华人新生代的交织脉动| ART IN HK 2025
《艺术新闻》创刊主编,著有《窑变798》。参与策划《艺文中国》和“世界看见中国少数民族文化保护与发展”等文化项目。曾在《商业周刊/中文版》《经济观察报》任职。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资深艺术类翻译。毕业于麦吉尔大学美术史专业,她曾任职于亚洲艺术文献库中国大陆研究员和艺术论坛中文网编辑。她长期的研究方向包括媒介更替时代对于艺术创作和观看的影响, 以及当代女性艺术家创作的方向以及关心的话题。她长期诸多国内和国际知名艺术刊物供稿,其中包括ARTFORUM, Art-Ba-Ba, Flash Art, 艺术界, Art Review Asia, Yishu,等。2021年3月,她在上海天线空间策划了群展《众妙之家》
展览之眼 |“后殖民星群”的回响: 第15届沙迦双年展“在当下历史性地思考”
申舶良,独立策展人、写作者,现居上海。纽约大学博物馆学文学硕士,修习过光州双年展国际策展人课程、阿姆斯特丹大学西方神秘学课程。曾获罗伯特·博世基金会“华德无界行者”写作奖金。他的策展关注展览与文学空间的关联,最近的创作型策展项目包括2017年在UCCA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策划的“寒夜”、2022首届北京艺术双年展文学单元“幻方:艺术与文学的互映”
毕业于巴黎索邦大学艺术史暨考古系,获博士学位。曾任北京金杜艺术中心总监、北京尤伦斯艺术中心公共项目总监、中央美术学院西方艺术史讲师。现为德基美术馆现当代部顾问总监、艺术史作家,中国美院外聘讲师,为《三联生活周刊》、《艺术新闻》、《单读》等杂志长期供稿。著有《竹不如肉—西方艺术史上的权力和身体》。
独立策展人,艺术写作者,译者。长期从事艺术、电影策划和写作工作,研究兴趣围绕电影历史和影像艺术家,及具有个人风格的视觉艺术家与艺术史的关系。她是新近出炉的第七届国际艺术评论奖的四名获奖者之一,即将出版从瑞典文翻译中文的译作《伯格曼文集》
菲利普·多德(Philip Dodd)是策展人、获奖的BBC广播员、作家以及Made in China (UK) Ltd.的董事长。他曾与达米恩·赫斯特(Damien Hirst)、萧勤(Hsiao Chin)、小野洋子(Yoko Ono)、肖恩·斯卡利(Sean Scully)等许多艺术家合作策划展览。他曾为中国的城市政府和开发商担任创意顾问,并且是北京WF中央蛇形亭(Serpentine Pavilion)创意顾问。他是皇家艺术学院“打造全球成功创意企业”课程的联合主持人。
6月下旬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开幕的“谜团:八大山人”展览展出了4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现存朱耷最早使用“八大山人”题跋的作品——行楷书《黄庭内景经》四节。这个由弗利尔美术馆策展人安明远(Stephen D. Allee)博士策划的展览,将朱耷对于临摹以及后人称之为现代性的思考一一串联起来。
人潮散去的威尼斯、遍布阿尔勒全城的阿尔勒摄影节、历史悠久的爱丁堡艺术节、卡塞尔文献展60周年纪念展、以美食为主题的米兰世博会以及三年一度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由欧洲至邻近的日本,《艺术新闻》精选了这个夏天在6座城市中举办的艺术盛典,带你进入浸入式艺术“壮游”时间。
今年盛夏,爱丁堡艺术节(Edinburgh Art Festival)如期而至。本届艺术节于7月30日至8月30日举行,由分布在全市30多个画廊和博物馆的40多个展览及活动组成。艺术节以“不可思议的城市”为主题,展示了艺术家在人与城市及空间的关系上的思考与探索。艺术节期间,美国传奇女摄影家李·米勒(Lee Miller)为毕加索拍摄的百余张照片将被呈现。此外,时装史上第一位名流摄影大师大卫·贝利(David Bailey)的作品也被大规模展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