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9月,黄永砅带着从罗马国立二十一世纪艺术博物馆MAXXI的国际巡回展作品来到了北京红砖美术馆,以此作为该巡回展的第二站,主题为“蛇杖II”。世界三大宗教的各种隐喻,充斥于整个展览之中。如果说在罗马的展览“蛇杖I”是以宗教对抗为焦点的话,那么“蛇杖II”在北京则“将靶子转移到本土和全球社会权力关系重组的主要动机:领土争执”。领土争执与“反建制”概念息息相关——在曾经确立建制的版图之上进行争执。从“蛇杖I”到“蛇杖II”,地域改变,语境改变,展览空间也发生了改变,黄永砅借用这些变化,在红砖美术馆对作品进行了重新组合分区。
上海龙美术馆独立引进的现场艺术项目“15个房间”于今日(9月25日)开幕,包括15名艺术家的现场艺术作品,中国艺术家徐震二度参展,曹斐、胡向前、双飞艺术中心、张洹首次亮相该展览计划。策展人纽约MoMA PS1馆长兼MoMA首席策展人Klaus Biesenbach和伦敦蛇形美术馆联合总监Hans Ulrich Obrist在与在《艺术新闻》的采访中谈及了这个项目的缘起,对在中国做展览的想法以及展览空间中镜子的作用。
9月24日,北京天安时间当代艺术中心举办了以“从镀金时代到白银时代”为主题的论坛,论坛由北欧设计出发,沿着北欧设计的精神内核及无国界流变展开探讨,意图探索走过了以彰显财富为导向的“镀金时代”设计的中国,如何朝向回归人本的“白银时代”发展。
同时开幕的3个艺博会以及近50个同期开幕的新展览,正在升级上海的艺术生态。本期《艺术新闻》带来封面报道“上海9月,升级艺术消费时代”。同时带来“ '85新潮30年:激活启蒙之声”专题报道。
巴黎钱币博物馆(La Monnaie de Paris)新展“带我走(我是你的)”鼓励观众随意拿走展场内的作品,而这些作品的作者都是当代艺术界鼎鼎大名的艺术家。这场由小汉斯(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 Hans Ulrich Obrist)和法国艺术家克里斯蒂安·波尔坦斯基(Christian Boltanski)联合策划的展览将博物馆变成了一个免费取走艺术品的play ground。
创立于1985年的盖蒂保护研究所持续革新着文物保护的方式。盖蒂保护研究所在全球各地进行着多个保护、修复项目,其中不仅涉及埃及图坦卡蒙法老陵墓、突尼斯等中东地区的马赛克、中国敦煌莫高窟等诸多古代文物古迹,也有现代建筑、现当代艺术作品材料,甚至是迪士尼动画的修复与保存。除了在新科技的辅助下持续展开的修复工作,也有传授相关知识的培训项目。
由美国富豪、慈善家埃利与艾迪丝·布罗德夫妇(Eli and Edythe Broad)为其2000多件艺术收藏而出资建造的洛杉矶布罗德美术馆(the Broad)在当地时间9月20日正式开幕。尽管有评论称之为“新镀金时代”的美术馆,但这个备受关注的私营艺术机构也许会是洛杉矶成为下一个艺术中心的关键一步。
时隔3年,林天苗的最新个展“1.62M”于9月21日在昊美术馆温州馆开幕,展览根据艺术家最为关注的问题和创作阶段分为4个部分:身体语言的形变;社会身份认同——文化与性别意识;机械功能性的粉碎与再造,以及社会性雕塑。
9月20日至9月21日,在银川当代美术馆举办的第三届“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论坛”,邀请到10位国内外博物馆界的资深管理者及策展人,就“中国民营美术馆的制度建设与专业创新”这一主题,展开了分享与探讨。《艺术新闻》就论坛所产出的丰富内容进行了梳理,以期给关注中国民营美术馆发展的读者些许启示。
9月20日,由著名建筑师隈研吾设计建造的中国美术学院民艺博物馆以展览“天工开物——江南乡村工艺的世界”开馆。这座以“瓦”为元素,沿山体斜面建造的通透建筑,成为中国美院象山校区的又一建筑标签。开馆展以江南民间坐具100把、窗格100扇以及器具100件,展现江南的民间工艺世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