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甘莹莹&周一辰以“燃烧之路”获得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借火的隐喻唤起技术与精神之思

Jan 05, 2024   TANC

在2023年12月揭幕的第九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上,由香奈儿和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共同创立的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揭晓本届得主与评委特别提名。在 5组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中,甘莹莹&周一辰以其方案“燃烧之路”成为本年度奖项得主。在项目支持下,“燃烧之路”将进入实施阶段,并将于 2024 年举办展览。获奖策展人甘莹莹&周一辰亦将开启“影像策展人奖”培育计划,包括学术研究、交流活动及十万元人民币现金奖励。

12023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颁奖现场(左起:荣荣,曹丹,周一辰,甘莹莹,丽莎·斯普林格,卢迎华)

评委团表示:“甘莹莹与周一辰选择的策展主题与当下环境高度相关,既包含策展人的个体经验,又通过策展人与艺术家的直接沟通和深入探讨,辐射群体的共同命运。该策展方案成熟、严谨、完整,展陈的布局设计与现场呈现也极富创造性。”

2“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与香奈儿于 2021 年共同创立,以扶持年轻影像创造力为核心,鼓励和支持更多优秀中国青年策展人参与影像的跨学科研究。启动至今,通过方案公开征集,吸引了150位/组策展人参与影像的跨学科研究和策展实践;经过专业评审团的评选,有15组入围方案脱颖而出,在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期间,举办了方案群展。2021年与 2022年两位得主在奖项的支持下,展览方案得以实现,并前往欧洲访问交流。

3“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2023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特别邀请影像领域的专家学者组成评委团,包括:资深艺术媒体人、策展人、纪录片导演曹丹,哲学博士、艺术批评家、策展人贺婧,影像艺术领域研究者、策展人何伊宁,法国阿尔勒摄影节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及艺术委员会成员克里斯托弗·维斯纳,伦敦维多利亚与艾伯特博物馆(V&A)国际项目策展人丽莎·斯普林格,艺术史学家、策展人、北京中间美术馆馆长卢迎华,中国当代摄影艺术家、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联合创始人及联合总监、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联合总监及艺术委员会成员荣荣,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执行馆长、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委员会成员齐燕。

4“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在其他4组入围方案中,“信息之躯”(策展团队:金佐宁&李素超)和“捣毁机器者之歌”(策展人:冯骏原)获得了评委曹丹的特别提名,“画外音”(策展人:王佳怡)获得了评委卢迎华的特别提名,“残渣剩世”(策展人:王文佳)获得了评委丽莎·斯普林格的特别提名。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艺术委员会成员、复旦大学新闻学院教授顾铮亦表示:“‘影像策展人奖入围方案展’是一个考验新秀策展人的想象力和理念的竞技授场,他们精心准备的策展项目涉及的议题指向明确并具前沿性,也为如何提升摄影的学术性提供了不可多得的案例。”

借火的隐喻唤起技术与精神之思

一条从宏观到微观、从外向内的“燃烧之路”

5“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燃烧之路”(the via conbusta)这一展览标题借用了古代占星学的概念,普遍认为是指天秤座后15度至天蝎座前15度这一段日月无光的区域,代表着落陷与不稳定,也隐喻人类在今天共同面临的困境。在人工智能和地外探索等技术发展令人感到焦虑与恐慌、世界充满不确定性的时代,策展人甘莹莹&周一辰从我们如何面对自身困境这一问题出发,讨论技术的发展与不可见力量之间的关系,并试图以八位艺术家的创作与思考提供看待世界的不同视角,并唤起观众对于技术与精神之间关系的思考。

6“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Magali Duzant的作品《月亮和星星都属于你》中,艺术家以一张纽约地铁上收到的通灵传单作为起点,通过档案图像、光晕照片对当代通灵论和通灵世界进行了广泛漫游的调查。在诸如“我是否应该留在这座城市”、“我的真爱在哪里?”等一个个年轻人普遍面临的困惑中,通灵术及其背后的消费主义、心理健康和骗局等复杂的历史互相交杂。在中国北方地区,萨满文化同样代表着一种用肉体连接物理世界与精神世界的通道,以及连接过去、现在和未来的媒介。在纪录片导演顾桃《萨满地图》中,在鄂伦春族最古老的女萨满去世后,顾桃开始在中国寻找萨满的踪迹,以影像的方式纪录北方少数民族在当下社会的生存状态和精神状况,以及他们和自然之间的关系。生活在巴塞罗那的摄影记者与旅行摄影师Yurian Quintanas则将镜头从远方的人与事上,拉回日常家庭环境,在自己居住空间的限定范围内探索那些不可见之物,那些存在于每个物件中的情感、感觉和诗意。

7顾桃,《萨满地图》,2023,HD高清视频,图片致谢艺术家

自1961年人类第一次进入太空以来,人类对地外空间的探索和对拓展生存空间的渴望从未停止。正如唐纳德·A·沃尔海姆在《宇宙创造者:今日科幻小说》写道:“当智慧物种出现时,自然条件就会生效。结合一定水平的技术能力,其行星栖息地已达到饱和点。”今天,Space X的出现代表了太空探索技术的新阶段,以宇宙为背景的艺术创作也呈现出纷繁复杂的面向。

8王凝慧,《角锥体与抛物线 II》,2021,HD视频及16mm胶片转为HD视频,图片致谢艺术家及上海胶囊画廊

计算机与国际关系背景的艺术家王凝慧探讨了从古至今人们利用巨大几何装置与宇宙沟通的历史,并记录了身体力行制作沟通装置的过程。Josef Kovac《寻找谢尔盖》半纪实、半虚构地创造了一个“共识性”体验,这种地缘政治所带来的动荡同时间影响了一个远在外太空的宇航员和噩梦中的男孩。艺术家宋兮《仰望星空》中则以一种戏谑的方式将生命的诞生与毁灭和技术连接起来,他用photoshop技术把天空中的星星一颗一颗地抹掉;又在《欢乐颂》中用电蚊拍杀死苍蝇的电火花构建了一片星空。

9“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正如贝尔纳·斯蒂格勒在《技术与时间》中通过重新诠释普罗米修斯盗火的神话,来指出人即是技术本身,也是技术进化到今天的后果。展览“燃烧之路”中的作品亦让观众看到,技术在今天对于人类身体的拓展及其可能的影响。在《盲河》(Blind River)中,艺术家Alex Turner关注科研组织和美国政府机构在不同目的的驱使下,在美墨边境沙漠所采用的完全相同的遥感成像与AI面部识别技术,指出在机器的眼睛背后,人类的观察与理解能力仍然被层层超然所蒙蔽。生物艺术家徐维静利用微电流在皮肤上的传导,制作了可以让人类感知到异类物种如何感知世界的可穿戴装置《皮系列》。技术拓宽了人的局限,意识到人之外的万物生灵,人类只有把自己放在一个更大的语境里面,才能够真正地认知自己和所处的环境。

10“燃烧之路”(策展团队:甘莹莹&周一辰)展览现场
策展人甘莹莹&周一辰以墙纸作为思维导图呈现其策展概念,并将八位艺术家的作品进行有机串联。通过将墙纸上不同尺度的景观与作品进行对应,展览呈现出一条由宏观至微观、由外到内的河流,它从广阔的自然流经城市,再到人类的居所,至人的身体、皮肤,最终再回归星辰大海,提出人类自身作为媒介连通技术与精神的可能性。

《艺术新闻》专访

2023“集美·阿尔勒影像策展人奖”得主

甘莹莹 & 周一辰

Q&A

Q = 《艺术新闻》

甘 = 甘莹莹

周 = 周一辰

Q:在古代占星学中,落入“燃烧之路”的行星虚弱无定性,邪恶而具有破坏力,常常代表了生病,伤害,危险,恐惧,限制和死亡。为什么会以这一具有诸多负面引申义的概念作为展览标题?它是否代表了两位对当下时代的感受和判断?

甘:这个标题肯定包含了一定的负面判断,因为我们处在一个普遍焦虑的时代。新技术的出现并未让我们的精神得到显著提升,很多焦虑也无法因为技术的发展而得到解决。这有点像日月无光的感受。但在占星学里面,一个星座会擢升,也会落陷。“燃烧之路”这一阶段对于落入这个区间的星星更像是一种考验,经过燃烧的锻炼之后,它也许才能找到了自己的真经所在之处,从而得到提升。“燃烧之路”既包含消极的开端,也带有积极的结尾。

此外,“燃烧之路”也象征着技术和人类的火。我们在展览前言中提到了斯蒂格勒关于技术之火的隐喻,在诸多的古老智慧中,火也是宇宙的基本组成元素之一。我们恐惧火,但也具有生火的能力,其实火就存在于人的身体当中。

11Magali Duzant,《月亮和星星可以属于你(The Moon And Stars Can Be Yours),2019,图片致谢艺术家
周:从艺术家群体到普通人,面对当下时代的不确定性和生活的难以掌控,都存在着各自的焦虑情绪,而技术的发展并不能减轻这种焦虑。比如作为创作者,我们当然知道AI生成的图像和艺术家的作品是完全不同的两个概念,但技术带来的冲击是无法避免的。所以,我们希望从“燃烧之路”这一隐喻中去审视战争、疫情,以及整个全球的环境。当下似乎被黑暗所笼罩,然们怎么能从中走出去?怎么能再见到光?这是我们想要探讨的。Q:你们在此次展览中意欲探讨不断发展的现代科技与各种古老的不可见力量之间的关系,可以说这二者都是当代艺术话语中最具有热度,甚至是最为时兴的议题。将这二者结合到同一个展览中难度不小,在策展过程中你们如何选择作品?又如何在这些作品庞杂的关键词当中厘清策展思路和展陈逻辑?

周:此次展览先是从观察和体验出发的。我和莹莹会在日常的频繁通话中,交流彼此遇到的问题和困惑,而这些焦虑和困境是很多艺术家都有的。当我们想要把这些讨论用一个展览呈现出来时,“燃烧之路”就诞生了。在展览之初,我们分别提了四位艺术家,这个完全出于直觉的名单也一直延续至今。

12Yurian Quintanas,《梦月》(Dream Moon),图片致谢艺术家

我们此后的大量工作是开始梳理这些艺术家的创作思路,他们的作品以及生活环境。我们给每位艺术家发了20多个问题,其中有15个问题是相同的。不管生活在哪座城市、成长背景如何不同,在面对如何保持生存和创作之间的平衡、如何处理每天接收的大量碎片化图像、如何应对社交媒体的压力等等问题是,他们的回答都惊人地相似。

当我们把每一位艺术家的创作路径梳理完成后,很多联系就自然而然地产生了,我们所呈现的这条从外向内的河流也就非常清晰地显现出来,因为所有这些作品之间其实都有着非常深的连接。我们需要做的就是设计一个墙纸,把它们连起来。这个过程有种冥冥注定的感觉,但也说明在全球化的今天,所有人面临的困境都是相似的、相通的。

13Josef Kovac,《寻找谢尔盖》(Searching for Sergei),图片致谢艺术家

甘:在面对全人类共通的困境时,这些艺术家既结合自身经验和不同的文化背景,形成了自己独特的关注领域,同时也具有一种宏观和全局的视角。比如艺术家王凝慧非常关注人类和宇宙之间的沟通,Josef Kovac的作品则是关于前苏联的太空派遣计划,也涉及前苏联的宇宙主义。两位艺术家的创作都与整个人类所面临的困境相关,即人类对于更多生存空间的需求和探索,但他们所接收到的信号不同,所采取的行动也不尽相同。

Q:此次展览中没有章节和单元的存在,而是以一种首尾衔接的串珠式结构串联起八位艺术家的作品,取代了传统展览所采取的段落式结构,应该如何理解这种编排方式和展览主题的相关性?

甘:划分展览章节的做法是一种非常逻辑性和线性的方式,我们采用这种思维导图式的墙纸,则是出于我们对艺术家的了解,以及展览主题背后的宇宙观。这种宇宙观是宏观的,并且具有空间感,它可以无限放大,也可以无限缩小。Alex Turner对于在遥远的一处美国沙漠里不同组织所运用的成像技术的研究,和顾桃对于萨满文化中天地之间的信息如何从特定的通道传递给人的记录,其主旨都是相互贯通的。因此,我们希望用一种更具空间感的策展视角去将它们联系起来。

14Alex Turner,《盲河》(Blind River),2018-2021,图片致谢艺术家

在这种通透的展览动线中,观众可以发现两点之间、甚至多点之间的联系,而不仅仅是从一到二的线性关系。正如斯蒂格勒在书中所言,技术是人类的毒药,也是人类的解药。我们为自己制造了困境,也可以为自己寻求一条解决的通道。

周:斯蒂格勒提出的技术观非常有趣,这种技术观既不是人类中心式的,也不是技术中心式的,而是技术即人类本身。我们并非因为技术的发展就无所不能,甚至站在上帝视角去看待其他生物。对于技术的普遍焦虑,很大程度上是因为我们在用一种人类中心主义的视角去理解技术。实际上技术和精神都作为人的一部分而存在,并非是对立的,都是人类本身。当我们发现自己身处困境,也许应该将自己放到更大的语境当中,去重新认知自己,在自身之中找到走出困境的方法。从这个角度去看“燃烧之路”这一展览,你会发现展出的作品看似关于不同主题,但本质上都是一体的。

Q:你们提到,“燃烧之路”除了代表星盘里日月无光的一段区间,也是一种将人类自身作为媒介不断打通精神与技术这条自身管道的隐喻。这条通道如何能打开?你们希望藉由此次展览提供一种怎样的解决方案?

周:面临同样的困境,每位艺术家在作品当中提供了不同的视角和解决方案。而通过展览中的这八位艺术家的八种视角,在观众的眼中会延展成更多视角。例如,艺术家Magali Duzant通过在纽约地铁上发现的一系列通灵传单,对这座自己从小出生长大的城市重新展开了探索,从而了解到通灵术在这座城市里的复杂历史、不同移民社群的文化,并且从一条完全不同的线索进入到女性主义和消费主义的相关议题,例如美国早期女性主义的发声有时需要借助灵媒之口。这些非常有趣的视角让我们思考,在面对某种困境之时,我们是否能从不一样的角度出发去看待问题?

甘:艺术家为我们看待世界提供了不同的滤镜,并且不断地发掘新视角和新滤镜。例如在徐维静的可穿戴设备作品“皮”系列中,艺术家给人类感知世界的方式提供了一种新的可能性。如果给人类换上其他动物的皮肤,我们对这个世界的认知也许就会完全不一样。我们所感受的安全的海域,对于海豚来说也许充满了污染,是有毒和不安全的。

15徐维静,《电皮》(Electric Skin),局部,2019年,摄影:Harauld Sextus,图片致谢艺术家

Q:在策展人的身份之外,两位也是艺术家和影像创作者。对于你们而言,此次策展经验与各自的创作与思考是如何相关联的?你们也反复提到对身边艺术家社群及其处境的关注,这在此次展览的构思和呈现中是如何体现的?   

周:我们各自都组建了艺术家小组,也经常进行艺术合作项目。莹莹开展了很多专注于女性摄影师的驻地项目,我的艺术小组则为写作者、音乐人、舞者和影像艺术家等不同领域的创作者提供合作平台。我们的策展实践也是源于对这些项目的梳理和呈现。作为艺术家群体的一员,你会非常自然地去关注这一主体,关注大家的生存环境,并且为这个群体做点什么。我和莹莹也是因为这一共同的关注点,而开始进行合作。

甘:我们的策展方式很多时候是基于艺术家的身份出发的,更像是在创作一件艺术品。在创作作品的时候,艺术家会将自己变成一种通道,去接收这个世界所传递的信息,再像炼金术师一样将这些信息变成艺术品。在策展过程中,我们也以相似的方法论,将这些艺术家的信息及其所传递的社会议题和普遍困境转化为一个展览。因为我们更喜欢研究艺术家及其生活环境,而不仅仅是为了让某一个概念在展览中得到认知。

比如在拜访顾桃的时候,我们发现他的生活空间有很多“撮罗子”(鄂伦春、鄂温克、赫哲等民族的一种圆锥形“房子”),以及非常有萨满文化特点的物件。于是我们在展览现场试图还原他的生活环境,将艺术家的作品打印在布面,呈现了一个类似帐篷的装置。

我们的展览里面还有一个驻地工作坊的环节,也会在近期开启这个驻地招募。因为我们希望这个展览不仅仅展出现有艺术家的作品,更希望它是一个具有生命力的展览,可以和当地的创作者发生关系。让这个展览可以不断的像滚雪球一样去发展,或者像一棵大树一样扎根生长。

采访、撰文/何佩莲

*若无特殊标注,

本文图片由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提供

正在展出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

主场馆:集美艺术中心、三影堂厦门摄影艺术中心

分展馆:鹭潮·鼓浪屿美院、桂湖美术馆、好慷在家

展至2024年1月21日


 

 

 

 

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揭晓“发现奖”得主:拉黑《寺背》中的残酷故乡

在面对快速变迁的时代,拉黑的创作回归至故土,运用纯粹的摄影,深度探索了个体在故乡与城市、记忆与身份之间强烈的纠缠关系。其作品在超越个人经历的同时,将故乡抽象化为更普遍的概念,成为代表着土地本身的象征。

PHOTO GALLERY | 图片专题
TANC VIDEO | 影像之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