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黎马蒙丹•莫奈博物馆目前推出了一个前所未有的展览主题:《“梳妆”—— 欧洲“隐私”文明的诞生和发展》,展览集合了从15世纪至今主要艺术家的作品,重现各个时代里人们的清洁仪式、梳妆空间及女性身姿。
伦敦大英博物馆开春新展“定义美:古希腊艺术中的人体”以150件大理石雕塑与浮雕呈现古希腊艺术的人体美学。在大英博物馆馆长尼尔·麦克格瑞格(Neil MacGregor)看来,这些作品称得上是全世界最美丽的作品,它们向人们展示了人类原本的样貌。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设计盛事,“设计上海”2015将首次大规模地集中展示全球顶尖设计品牌,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交流、交易平台。届时,展会将迎来300个国际设计品牌、国内外顶级设计师以及一线设计精品店的积极参与,其中70%的参展商将会是首次在中国亮相。
“大卫·霍克尼”毫无疑问成为本周艺术圈的关键词,无论是北京大学、中央美术学院讲座的一票难求,还是周六在佩斯开幕的“春至”个展可以想象的人潮涌动。在中国,“大卫·霍克尼现象”并非孤本。今年开春以来北京、上海、广州、南京等地重要美术馆、画廊纷纷举办西方重量级艺术家的个展;在中国公共展览机构仍然只有基本框架的今天,私营美术馆、大型画廊无疑承担起与国际展览对接的任务。
今日,第56届威尼斯双年展中国馆策展方北京当代艺术基金会(BCAF)公布了详细策展方案及作品信息,多元化的参展组合包括了表演、建筑及纪录片,影像装置成为呈现其工作的主要选择。除了中国馆,日本、韩国、菲律宾、新加坡、中国香港等都采用影像来呈现其理念。
6月下旬在华盛顿弗利尔美术馆开幕的“谜团:八大山人”展览展出了40余件作品,其中包括现存朱耷最早使用“八大山人”题跋的作品——行楷书《黄庭内景经》四节。这个由弗利尔美术馆策展人安明远(Stephen D. Allee)博士策划的展览,将朱耷对于临摹以及后人称之为现代性的思考一一串联起来。
人潮散去的威尼斯、遍布阿尔勒全城的阿尔勒摄影节、历史悠久的爱丁堡艺术节、卡塞尔文献展60周年纪念展、以美食为主题的米兰世博会以及三年一度的日本越后妻有大地艺术祭……由欧洲至邻近的日本,《艺术新闻》精选了这个夏天在6座城市中举办的艺术盛典,带你进入浸入式艺术“壮游”时间。
近几年,各大城市中都有知名品牌举办的展览,似乎是时候思考到底什么是“Luxury”了。从前,“Luxury”也许在于精湛的手工艺和所需耗费的时间;对于现在的品牌,“Luxury”也许在于其悠久的历史,名人韵事,又或是与当代艺术的融合……近期在伦敦、北京、成都的5个展览,也许正好可为这个问题提供线索。
波士顿美术馆正在举办的“葛饰北斋”展览展出了200多件馆藏葛饰北斋作品。在本次展览中,该馆第一次完整地展出了这位“画狂人”的代表作《富岳三十六景》系列的36幅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