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30日,“宇宙与艺术”在东京森美术馆(Mori Art Museum)开幕,展览从达芬奇与伽利略的天文学研究数据开始,到贾蔼力、沃尔夫冈·提尔曼斯(Wolfgang Tillmans)、“半导体”(Semiconductor)、teamLab等艺术家/团体的绘画、装置、影像作品,勾勒了从古至今人类对宇宙及外星生物的艺术探索与想象。基因工程和AI技术与艺术又有怎样的碰撞?人类未来在火星上的住所又会是什么样的?展览从四个角度带来了宇宙与艺术结合的项目最前沿的展示。
里约奥运会开幕在即,尽管巴西文化部部长表示,由于巴西经济危机,包括意大利艺术家吉安卡洛·内里(Giancarlo Neri)的装置艺术在内的一些专为里约奥运会创作的公共艺术项目被取消,但仍有许多备受关注的艺术作品为巴西注入活力。从悬于瀑布上方的圆环,到海滩栈道上的长卷,再到奥运游泳馆墙面的“巴西移民史”,远离城市喧嚣的Inhotim公园也不失为一个好去处
7月31日,深圳OCAT当代艺术中心展览“夏季大三角”开幕,以牛郎星、织女星和天津四在夜空构成的三角形星群探讨当下的流行文化与城市构建。乔恩·拉夫曼(Jon Rafman)、王浩然、谢蓝天3位艺术家从各自视角勾勒出香港城市的诸多侧面。“星群是人类合理化夜空的方式”,而作为图像,城市一如星群,是一个共生异质的体系。通过艺术家们的创作,观众可以窥见不同流行媒介的文化视差所建构的城市图像。
7月15日,土耳其发生军事政变后,总统埃尔多安(Recep Tayyip Erdoğan)采取了一系列打击措施,逮捕多名记者,被捕人员中包括土耳其艺术家兼记者泽赫拉·多安(Zehra Doğan)。土耳其艺术家居尔辛·卡拉穆斯塔法(Gülsün Karamustafa)也曾因艺术创作涉及政治于1970年代入狱。日前柏林汉堡火车站当代艺术博物馆(Hamburger Bahnhof-Museum für Gegenwart-Berlin)举办的一场卡拉穆斯塔法回顾展呈现了这位艺术家如何在动荡境遇下,以个人视角冷静记录土耳其的政治浮沉。
纽约新美术馆(New Museum)于7月20日揭幕的展览“收藏者”(The Keeper)是一场没有大师杰作的展览。展览以多种多样的“收藏”讲述不同个体在物品身上赋予非凡意义的多样化动机。人们将自己用重重物件包围起来,目的可能是补偿过去被剥夺的事物,也可能是为将来防患于未然——这触及了人类社会构成最深的议题。
摄影艺术是视觉艺术的重要媒介,从中国第一家专注于摄影的艺术机构的出现,到如今各地画廊纷纷举办的摄影作品展览,对于摄影作品的呈现在规模和内容的丰富性上在过去的10年间不断扩充。今年9月起,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和第二届集美·阿尔勒国际摄影季将接连启动,已经有11年历史的连州国际摄影年展也带动了连州国际摄影博物馆。摄影艺术在当下中国更为丰富的多元图景正在展开。
以在各类特殊地点办展而闻名的非营利艺术机构“艺术天使”(Artangel) 将于9月至10月在英国伯克郡的雷丁监狱(Reading Prison)开展艺术项目。在1895至1897年期间,爱尔兰作家奥斯卡·王尔德(Oscar Wilde)曾被囚禁于这所监狱,并在监狱中写下《自深深处》。两个世纪之后,包括艾未未、帕蒂·史密斯(Patti Smith)和马琳·杜马斯(Marlene Dumas)在内的艺术家、作家与演员来到废弃的雷丁监狱,诵读王尔德、围绕孤独与禁闭进行创作,向这位作家的灵魂致敬。
8月5日,第31届里约热内卢夏季奥林匹克运动会开幕式即将如期而至。聚焦于艺术与体育的“罗勒卖家艺术奖”(Basil Sellers Art Prize)于7月22日宣布了本年度的获奖者——来自墨尔本的理查德·鲁尔(Richard Lewer)。他的《运动剧场》(The Theatre of Sports)系列画作不关注运动员胜利的呼喊,转而将目光投向失落和沮丧的瞬间。鲁尔的画作中有卫冕失败的柔道冠军、骨折受伤的田径运动员、备受抑郁症折磨的游泳天才……这些画作发掘了职业运动员奉献精神背后的故事。
在摇滚乐坛奇才大卫·鲍伊(David Bowie)逝世半年后,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宣布其将于今年11月10日至11日对大卫·鲍伊所收藏的绘画、家具设计等藏品进行拍卖。“鲍伊/收藏家”共由3场拍卖组成,囊括鲍伊400余件藏品,其中又以现当代英国艺术收藏为焦点,足以体现鲍伊对艺术的热爱和品位。目前,部分作品正在伦敦苏富比拍卖行展出(至8月9日),之后还将巡回至洛杉矶、纽约和香港进行预展。
今天,国际女性艺术特展“她们”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汇聚了来自13个国家和地区的105位女性艺术家,跨越千年的108件作品。展览以历史脉络展开,涵盖宋、明、清、近现代和当代的女性艺术家的作品。从古至今,女性究竟是作为一个被观看的客体还是创造者?英国泰特现代美术馆历史上首位女馆长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艺术家向京、珍妮·萨维尔(Jenny Saville)、丽莎·约斯卡瓦吉(Lisa Yuskavage)在展览开幕前的论坛上从作为女性艺术家的个体经历和不同的社会语境展开了探讨。《艺术新闻》也就此话题对部分中国参展艺术家进行了采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