向京大型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新作展“S”于9月18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批评家朱朱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100余件不同尺寸作品首次在同一个美术馆空间内进行展出,体量和规模均为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以来个展之最。
9月18日,曾梵志迄今为止规模最大、涵盖最广泛的展览“散步”在北京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整个展览共呈现包括绘画及雕塑在内的60余件作品,分别来自8个国家25个不同的收藏,力图全面梳理艺术家近30年的创作历程。日本建筑师安藤忠雄首次为曾梵志设计的展陈空间,以“大脑切面”为概念,整体空间被6面独立墙体进行分割。
9月10日,首届银川双年展在银川当代美术馆揭开帷幕。展览由艺术家、策展人及印度科钦-穆吉里斯双年展(Kochi-Muziris Biennale)创始人之一的伯斯·克里什阿姆特瑞(Bose Krishnamachari)策划,共有来自33个国家的73位艺术家参展,包括视频、装置、摄影、绘画、雕塑等种类的参展艺术品在美术馆内及华夏河图银川艺术小镇园区内呈现。
9月10日,由瑞典动画艺术家娜塔莉·杜尔伯格(Natalie Djurberg)及其搭档电子音乐家汉斯·贝尔格(Hans Berg)带来的“秘密花园”(Secret Garden)和中国艺术家金锋的个展“万恶之首”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M21)开幕。展览“秘密花园”中,艺术家组合以黏土为原始材料创作的定格动画,配上催眠的电子乐,探讨了人类的欲望和本性;而“万恶之首”则通过戏剧表演的形式使现代伦理与社会想象相碰撞,以此来重新审视认知。
从纽约及巴塞尔的抽象画展,到伦敦的肖像画展,再到华盛顿与东京展出的中国陶瓷展,海外的美术馆在9月也相继拉开了秋季展览的序幕,《艺术新闻 / 中文版》本周末准备了近日开幕的展览,在秋高气爽的季节里为你的艺术出行提供好去处。
9月8日,位于上海徐汇西岸的乔空间(Qiao Space)举办“工作室”群展,邀请12位中国当代艺术家:丁乙、贾蔼力、刘建华、刘韡、刘小东、毛焰、徐震、杨福东、严培明、曾梵志、张恩利、张晓刚,通过自己的视角和镜头,呈现他们各自的工作室以及工作状态,展览将持续至10月21日。
9月2日,亚洲历史最悠久的双年展——韩国光州双年展(Gwangju Biennale)正式开幕。此次展览在瑞典斯德哥尔摩策展人玛利亚·林德(Maria Lind)的掌舵下,探讨一个最本源的艺术命题:艺术何为?在长达66天的展览中,共有37个国家和地区的120位艺术家参展,其中包括中国艺术家李景湖、娜布其、于吉、胡昀与周滔。
伴随着第三届影像上海艺术博览会(PHOTOFAIRS | Shanghai)的开幕,33个展览在这两周内陆续开幕,本周上海再度回归到艺术的聚光灯下。《艺术新闻》盘点了近期上海的展讯,在初秋送上这轮艺术季观展指南。
“自然:主观的景态”于9月7日在上海摄影艺术中心(SCôP)开幕,展出了70余幅不同风格、技巧、传统与创作手法的作品,包含了20世纪美国摄影师哈里•卡拉汉(Harry Callahan)以及中国摄影艺术家林然、罗永进、倪有鱼、沈学哲、史国威和吴舢锟。艺术家将大自然作为主题,以摄影术表现作为观念和价值系统而被重新建构的“自然”。本次展览由凯伦•史密斯(Karen Smith)担当策展人。
9月伊始,从欧洲的伦敦设计双年展、巴黎古董双年展,到美洲的圣保罗双年展,再回到“上海种子”、台北双年展和纤维三年展,一波双年展、三年展次序拉开了帷幕,吹响了新一轮艺术季的号角。《艺术新闻》本周带来了9月即将开幕的9个双年展及三年展预览,带你进入今秋的全球艺术之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