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interview|专访 双年展现场 | 用50年烹制出艺术风暴的琼·乔纳斯:我不觉得我代表美国

interview|专访 专访 | 刘小东个展“因地制宜”威尼斯开幕:“把绘画当成一种行动”

由杰罗姆·桑斯策划,刘小东个展“因地制宜”在威尼斯开幕。《艺术新闻》第一时间对话刘小东,回溯他过去10年在各地生活创作的个人经历,以及对现实和艺术的理解。绘画、摄影、写作、纪录片,这些丰富多样的创作形式,其实只是刘小东体会现实的自然结果。

interview|专访 吉美博物馆策展人Eric Lefebvre:欧洲亚洲艺术博物馆是一个互相取暖的圈子

吉美国立亚洲艺术博物馆和赛努奇巴黎市立亚洲艺术博物馆是欧洲大陆最重要亚洲艺术收藏地。它们代表着自19世纪末20世纪初起,西方世界对东亚艺术的迷恋。艾力克‧列斐伏尔(Eric Lefebvre)作为吉美博物馆中国收藏、中国书画部的负责人,是欧洲中国艺术研究的重要学者,在他的《艺术新闻》专访中,中国艺术在海外的收藏起源、藏品循环和保存问题都一一清晰呈现。而今年6月他将重回赛努奇巴黎市立亚洲艺术博物,接任馆长一职。

interview|专访 陆寻的“绝对收藏”与新兴藏家预见的未来

南京四方美术馆的第三个展览“绝对收藏指南”在6月8日开幕,该馆创始人、青年收藏家陆寻接受了《艺术新闻》的采访,畅谈他的收藏经历、观念和框架。

interview|专访 对话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建立亚洲内部的新连接

新上任的巴塞尔艺术展亚洲总监黄雅君在接受《艺术新闻》专访时谈及即将开幕的第三届香港巴塞尔艺术展,表示“不仅能够在亚洲与其他地区间建立桥梁,更成为亚洲内部的纽带”。

interview|专访 关小:编织世界的方式,每一个入口都可以不同

刚从纽约“新美术馆三年展”回来,关小就马不停蹄地奔走于香港巴塞尔艺术展的讲座、里昂双年展的筹备以及新作品制作之间。从2013年初的第一次个展到现在,关小凭借对影像语言的独特把握已然成了当下炙手可热的年轻艺术家。

interview|专访 汪涛,从苏富比转战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今年纽约亚洲周上,苏富比首次推出一个以铭物鉴品为主的拍卖,这个名为“铭昭令德”的专场由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主管汪涛主持。在纽约亚洲周的工作结束之后,他即将在4月履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主掌亚洲艺术部,担任中国艺术策展人。

interview|专访 专访李振华,光映现场为艺博会带来影像艺术的光晕

去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首设“光映现场”展区,策展人为常驻北京及苏黎世的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今年的“光映现场”仍由李振华策展,以7个章节呈现36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放映于香港艺术中心内的Agnès b.电影院进行,给观众带来别样的体验。

interview|专访 曹斐新作今日亮相香港ICC大楼:以游戏“吃豆人”唤起香港人集体记忆

继在M+视觉文化博物馆“充气”展上的“烤猪”(作品《珠玉满堂》)后,曹斐今日又在香港的天际线上演游戏“吃豆人”,用曹斐的话来说,“我希望能引起香港人的话题性或是一种公共的集体记忆。香港人除了看金融、看手机之外,本身就喜欢打游戏。”

interview|专访 “无处不在”的徐震香港秀出《20岁》:好戏才正开始

徐震个展“20岁”于今日在香港PMQ元创方开幕,而这仅是他在3月份艺术博览会和展览大潮中的开始,他的艺术新剧变的开端。无处不在的没顶公司凭借新个展实现整体转折,徐震为自己设立了新的标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