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interview|专访 专访李振华,光映现场为艺博会带来影像艺术的光晕

去年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首设“光映现场”展区,策展人为常驻北京及苏黎世的多媒体艺术家及制作人李振华。今年的“光映现场”仍由李振华策展,以7个章节呈现36位艺术家的影像作品。放映于香港艺术中心内的Agnès b.电影院进行,给观众带来别样的体验。

interview|专访 古根海姆与何鸿毅家族基金如何构建中国当代艺术“收藏中的收藏”?

继2014年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的汪建伟个展“汪建伟:时间寺”之后,何鸿毅家族基金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确定将于2016年11月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再带来两场委约创作展览,而该计划也再度成为被关注的焦点。何鸿毅家族基金为何与古根海姆合作,出资建立中国当代艺术的专项收藏计划?这个计划将如何整理和呈现中国当代艺术?在此,我们刊发该项目2013年开启之初,古根海姆亚洲艺术高级策展人孟璐(Alexandra Munroe)接受《艺术新闻》专访的内容,再次回溯这个中国当代艺术计划的初衷和建构。

interview|专访 特约访谈:「宝马艺术之旅」

在本年度的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上,宝马集团与巴塞尔艺术展首度联合推出名为[宝马艺术之旅](BMW Art Journey)的创新项目,支持全球各地的年轻艺术家展开“创意探索”之旅,自行设计行程,踏足世界不同角落。艺术家藉着旅途上的各种体验丶交流切磋获得启发,仿佛置身流动的工作室,跨越地域界限进行研究探索,寻找新灵感,发掘新主题,构思新作品。

interview|专访 汪涛,从苏富比转战芝加哥艺术博物馆

今年纽约亚洲周上,苏富比首次推出一个以铭物鉴品为主的拍卖,这个名为“铭昭令德”的专场由纽约苏富比中国艺术品部主管汪涛主持。在纽约亚洲周的工作结束之后,他即将在4月履新芝加哥艺术博物馆,主掌亚洲艺术部,担任中国艺术策展人。

interview|专访 TANC专访超级数字艺术团队teamLab创始人猪子寿之

上个月在北京佩斯画廊开幕的影像展“这个夏天我们爱影像”让更多中国观众第一次亲身体验了日本团体实验室teamLab影像作品的魅力。teamLab成立于2001年,总部设立在东京,其涉足领域横跨动画、设计、新媒体等诸多领域,是一个势头强劲的超级技术团队。

interview|专访 艺术不仅仅是“时代精神”的注解:侯瀚如谈颜磊新展“利悟利”

4月25日,颜磊的“利悟利”展览在红砖美术馆开幕。颜磊继续着他不参与创作实践本身,甚至通过别人的决定来做艺术的决定。展览中的9件作品都并非他亲手制作,呈现方式也是在他人提议下完成。然而空旷的展览空间中却又显示出考究的秩序,策展人侯瀚如在TANC的采访中提到,颜磊还是“对视觉很敏感”的艺术家。

interview|专访 是艺术还是垃圾?

让人对特纳奖留下深刻印象的,莫过于每次入围或获奖作品名单公布后随之而来的有关“艺术还是垃圾”的争议。30年来,在不遗余力推广英国当代艺术和发掘有潜质艺术家的同时,特纳奖也在不断地拓宽着受众对于艺术的理解范围。未来,迈入30周年大关的该奖,将会如何处理“争议”二字?

interview|专访 卢浮宫正面临严峻挑战

举世瞩目的卢浮宫易主,把新馆长让·吕克·马丁内兹推到了镁光灯前。未来数年里,卢浮宫将面临严峻的挑战。它将如何更好地向世人展示艺术魅力,大概也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新馆长的明晰思路与执行力。

interview|专访 仇晓飞:正在来临的“第二阵风”

经过了依赖“自己对于世界最初的经验和表达方式”作为创作资源的最初阶段,艺术家如何进一步继续下去?捷克作家哈维尔将这个创作的新阶段称为“第二阵风”(Second Wind),而对于视觉艺术领域来说,艺术家找寻第二阵风甚至意味着一定的职业风险,改换了艺术语言和表达方式,可能会让艺术家失去之前巩固的追随者

interview|专访 艺术家可以修复自己的作品吗?

可能对于大多数人而言,只有故宫里的高古书画、卢浮宫里的文艺复兴油画才会与修复扯上关系。但其实,现当代作品同样面临修复问题。只是因为这些作品距离我们现在的年代较近,相关从业人员和专业机构较少,容易被忽视。《艺术新闻》对话北京维基国际艺术品修复中心创办人邰武旗,针对一些现当代油画作品的修复误区进行探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