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疫情防控需要,自1月23日起,各地博物馆、美术馆陆续发布闭馆通告。在“恢复开放时间另行通知”的状态下,虽有部分博物馆和美术馆逐渐复工,但仍几乎查询不到任何一间博物馆和美术馆公布重新开馆日期。
2019年见证了中外美术馆的密集合作。从北京、上海、深圳到香港;从公立机构间合作筹建博物馆,到企业、基金会的参与运营,再到民营美术馆创新合作开发、共享展览和项目,中外机构的合作成果将在未来数年中逐步呈现。
由日本建筑师、普利兹克建筑奖获得者安藤忠雄设计的和美术馆将于明年3月21日正式向公众开放,并将首次呈现其囊括了岭南画派、中国近现代与国内外当代艺术藏品逾400件的作品收藏。
12月17日,“沧海之虹:唐招提寺鉴真文物与东山魁夷隔扇画展”在上海博物馆开幕。展览选取唐高僧鉴真在平成京(奈良)营造的唐招提寺中珍贵的历史文物和当代画作。
作为全世界最大的设计博物馆,V&A博物馆收藏有超过二百多万件的藏品,其中中国藏品数量超过2.2万件。2016年受到英国数字化、文化、媒体和体育部(DCMS)赞助,由张弘星领导的CIT项目在V&A博物馆亚洲部内成立,为期三年。近期,这一检索系统已上线。
在深秋的黄浦江西北岸8.5公里的滨江带上,首创以国内外美术馆展陈合作为主运营模式的西岸美术馆将于11月8日向公众开放,成为上海西岸“美术馆大道”上首间国际合作型公立当代美术馆。
经过四个月的漫长等待,纽约现代艺术博物馆终于在10月21日再次向纽约和来自世界各地的观众敞开了大门。重开的MoMA增加了约4.7万平方英尺(约4400平方米)的展示面积,包括一幢全新的博物馆建筑。而博物馆内部的多处墙体、楼梯甚至天花板都经过了全新的设计与改建,确保全新的展示空间能够与原有的建筑严丝合缝地相连。
2019年9月20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简称PSA)首个馆藏作品展——“客人的到来”(The Return of Guests: Selections from the PSA Collection)揭开序幕,展出PSA 140余件馆藏作品中的60余件,包括影像、摄影、绘画、雕塑、装置、文献等多种形式,并将在6个月的展期中进行展品更替,首次让馆藏作品向观众“集体亮相”。
2019年,世界范围内将有数十座新建博物馆与美术馆开幕。首当其冲的是已于1月2日起于瑞士苏施(Susch)面向公众开放的由修道院改建的私人博物馆。除此以外,多哈、罗马、纽约、维也纳、爱丁堡、莫斯科、迈阿密等等城市都将在今年的不同时间段迎来各类新开博物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