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9月20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简称PSA)首个馆藏作品展——“客人的到来”(The Return of Guests: Selections from the PSA Collection)揭开序幕,展出PSA 140余件馆藏作品中的60余件,包括影像、摄影、绘画、雕塑、装置、文献等多种形式,并将在6个月的展期中进行展品更替,首次让馆藏作品向观众“集体亮相”。
2019年,世界范围内将有数十座新建博物馆与美术馆开幕。首当其冲的是已于1月2日起于瑞士苏施(Susch)面向公众开放的由修道院改建的私人博物馆。除此以外,多哈、罗马、纽约、维也纳、爱丁堡、莫斯科、迈阿密等等城市都将在今年的不同时间段迎来各类新开博物馆。
这是巴黎卢浮宫博物馆创纪录的一年,无论是在其总体受欢迎程度还是其历史上最受欢迎的展览方面。这家拥有226年历史的法国机构在2018年迎来1020万游客。在《艺术新闻》的2018年全球博物馆调查中,它仍然是最受欢迎的艺术博物馆。
这场名为《归零》行为艺术表演发生于上海民生现代美术馆举办的宫岛达男个展“如来”开幕现场。本次展览梳理了艺术家三十年以来的创作,展出了共13件(组)自1988年以来各阶段的LED装置以及行为作品,其中包括艺术家本次特别制作的巨型LED装置《时间瀑布》和行为作品《时间皮肤》。
过去一年以来,在一线城市之外,成都、武汉、沈阳等地的新型民营美术馆也都在激活本土艺术生态,展览连接国际,城市艺术热度不断升温。
在8位惠特尼双年展参展艺术家接连提出退展之后,此前半年多时间里惠特尼美术馆(Whitney Museum of American Art)道德争议的焦点人物沃伦·坎德斯(Warren Kanders)于7月24日宣布辞去美术馆董事会副主席一职,其妻子艾莉森(Allison)同时辞去了美术馆绘画和雕塑委员会的职务。8位退展艺术家随后在7月25日宣布,撤回退展请求,作品将继续在双年展中展示。
2012年,大英博物馆首次出版第一本通俗漫画书《宗像教授的大英博物馆冒险之旅》,这是漫画家星野之宣的《东方奇谭秘闻》特别篇。主角宗像教授是一位身披黑色斗篷、头戴圆帽的民俗学教授。今夏,大英博物馆举办了一个专门研究日本漫画的大型展览,用大量原创手稿与艺术家采访,并配以生动的展陈设计,着重展示了以日本“漫画之神”手塚治虫为开端的战后及当代漫画作品。
关于“杜尚奖”在法国的价值,一位在巴黎工作、生活的中国艺术家如此告知《艺术新闻中文版》:“该奖完全由私人收藏家运作,虽然也成为当代艺术中具有影响的文艺鼓励奖项,但法国文化界追求自在、自由第一,不会因什么奖励就会发达或受人瞩目。”与“杜尚奖”在法国的境遇不同,最近几年,“杜尚奖”作品频频在中国亮相。2017年5月,“高压——杜尚奖·法国当代艺术现场”展在红砖美术馆开幕,八位“杜尚奖”获得者的作品齐聚在这一展览中。
纽约。在哈德逊码头上,全新的跨界艺术中心“棚屋”艺术中心(The Shed)于4月5日正式启动,在这里,高线工程(High Line)和哈德逊码头工程(Hudson Yards)在曼哈顿西区交汇,旨在成立世界上最具灵活性的文化机构。
卡塔尔多哈。3月28日,卡塔尔国家博物馆 (National Museum of Qatar) 正式向公众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