该展聚焦在20年代最初的40年中,从欧洲乃至世界各地汇聚到巴黎的画家、雕塑家、摄影家,以及由他们形塑的一系列现代艺术运动,为阿联酋地区首次全面呈现20世纪前卫艺术创作的展览。
随着艺术活动的密集进行和发展,身处艺术行业的人身份变得多元,“艺术家-策展人”(Artist- Curator)的身份,能够让艺术创作与策展规划之间的关系,如何获得更多开创性?于10月5日在台湾美术馆正式开幕的第七届“亚洲艺术双年展”(简称亚双展)给出了一份答案。
2019年9月20日,上海当代艺术博物馆(Power Station of Art,简称PSA)首个馆藏作品展——“客人的到来”(The Return of Guests: Selections from the PSA Collection)揭开序幕,展出PSA 140余件馆藏作品中的60余件,包括影像、摄影、绘画、雕塑、装置、文献等多种形式,并将在6个月的展期中进行展品更替,首次让馆藏作品向观众“集体亮相”。
本期《艺术新闻》在全球性生态问题和政治危机中聚焦生态艺术。在展览方面,“巴黎画派”来到波斯湾——阿布扎比卢浮宫用85件绘画、雕塑、摄影作品勾勒出20世纪上半期“巴黎画派”的风貌,其常设展则践行着“普适性”的艺术策略。随着2019年艺术市场秋拍启动,贝聿铭与卢爱玲的收藏将进入全球藏家手中,品味塑造者贝聿铭的收藏品味与故事也将影响下一代的藏家。
10月5日,湾仔国际会议展览中心中,香港苏富比秋季拍卖照常运行,苏富比香港现代艺术晚间拍卖于当天下午6点举槌,尽管前往预展人数较少,拍场坐席全满,四分之一到场人员早退。
一幅弗里兹大师展上有史以来最贵的作品在今年的展会上出现,成为最受人关注的热点——这幅标价高达3000万美元(约合人民币1.2亿元)的画作是伦敦画廊Trinity Fine art展位上唯一的作品。
与往年相同,今年的伦敦弗里兹艺术博览会(Frieze Art Fair)于10月3日如期向公众开放。来自35个国家的逾160家画廊参与展会,其中有来自中国、韩国、巴西、黎巴嫩、爱沙尼亚等国的新画廊首次参展,令今年的伦敦弗里兹艺博会成为自创立以来最为国际化的一届。
在广州时代美术馆展出的“忘忧草:考古女性时间”同样关注着女性与家庭,试图通过何恩怀、张晓刚、笹本晃、罗丝·萨拉恩、马秋莎、王拓等14位艺术家及组合的作品,从“女性时间”和“解压家庭”这两个角度去重新阅读女性的自我指向和书写。
欧洲多家美术馆不约而同地开展了一场重新发掘文艺复兴之后巴洛克时期女艺术家的研究。包括英国伦敦国家美术馆和西班牙普拉多博物馆等在内的机构都计划在2019年至2020年期间推出以阿尔泰米西娅·真蒂莱斯基、拉维尼亚·丰塔纳等17世纪女性艺术家为核心的展览,以展示艺术史的另一面。
为什么伟大的女性艺术家被一直艺术史的写作者忽视?历史上有很多给男性艺术大师提供灵感的女性,他们的“缪斯”和爱人,她们的才华为什么长期被遮蔽,甚至被她们的爱人掠夺和侵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