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过,我的朋友和亲人在哪儿?当我还是婴儿时,不曾有父亲温柔地注视着我,也不曾有母亲关爱我、微笑着为我祝福祈祷;即使这些曾经发生过,我之前所有的生活也是不堪的,在这一片空白混沌中,我无法将任何事物区分开。从我最初记事开始,我就是这副面孔,长得这样高大。至今我也没有见过和我相像的人,我到底为何物?”
在黄浦江滨45公里沿岸线上,上海油罐艺术中心(TANK Shanghai)将于3月23日正式面向公众开放,无疑成为了上海艺术生态的又一个重要地标。油罐艺术中心由中国知名藏家乔志兵创办,由OPEN建筑事务所 | 李虎+黄文菁主持设计改造,前后共历时6年。
3月22日,英国里森画廊(Lisson Gallery)的上海空间于上海外滩虎丘路上的“琥珀大楼”正式开放,这也是里森在亚洲设立的首个画廊空间。“上海是我们在亚洲开设空间的首选之地。”里森画廊全球总监亚历克斯·罗格斯戴尔(Alex Logsdail)向《艺术新闻》表示。
“虽然张恩利和奥斯卡·穆里略来自完全不同的地域,但两人并没有受到这种身份的影响。策划这场展览的出发点是两位艺术家在创作概念上对空间都有很高的敏锐性”。
2019年是老彼得·勃鲁盖尔(Pieter Bruegel the Elder,1525-1569)逝世的450周年,维也纳的回顾展方才落幕,另一场声势浩大的纪念活动正在比利时上演。弗兰德斯(Flanders)地区将重点聚焦这位中世纪画家的一生以及他生活的历史时代,各艺术机构拂去了勃鲁盖尔作品上的积尘,其中包括布鲁塞尔的比利时皇家图书馆(the Bibliothèque Royale de Belgique),该馆正在策划一场聚焦勃鲁盖尔纸上作品的特展(10月15日至2020年1月15日)。一系列展览和活动将向世界展示他杰出的艺术家身份,以及他的艺术生涯不可小觑的影响力。
三月春暖,在香港巴塞尔艺术展会前的一周,第三届画廊周北京将于21日如期举行。除邀请26家画廊与艺术机构参与外,新增与苏黎世艺术周合作的“艺访单元”,着力于中国青年艺术家的“新势力单元”及呈现多种户外艺术装置的“公共单元”。
一层悬吊于5米高空中的网格状手制铝网,在光线映衬下闪现着波光粼粼的光芒,墙面上,一组由8层棉布叠砌而成的装置,随着观众与作品距离不断拉近,观感也会不同。这是理查德·塔特尔(RichardTuttle)最新的作品《繁星论》,呈现于木木美术馆推出的展览“理查德·塔特尔:回赠”中。
《艺术新闻》3月刊带来封面故事《全球艺术博览会之春》,新的需求与市场环境正改变着香港、北美与欧洲的艺博会。在这一期,我们还采访了艺术家蔡国强,看他如何与火山共谋,将火药的痕迹留在了欧洲重要的文化地标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