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美国上世纪的著名收藏家建立的私人博物馆中,亨利·弗里克在纽约建立的弗里克收藏馆是不得不提的一座。这座由弗里克私宅改建而成的收藏馆在刚刚过去的12月迎来了其开馆80周年纪念,尽管在扩建的问题上受到一些争议,但该馆仍然延续了弗里克创办美术馆的初衷——为观众重现欧洲大藏家们挂满名画的府邸内景。
艺术家徐冰首次执导了电影作品《蜻蜓之眼》,然而这部影片没有一帧是自行拍摄的,而是完完全全由来自公共渠道的监控视频片段构成。在徐冰看来,无处不在的监控系统是一种真正的散点透视,改变了人类的历史观和视角。在《艺术新闻》的专访中,徐冰详细阐述了这部影片所探讨的问题,以及他是如何在碎片式视频片段的局限性中进行创作的。
作为现代主义的启蒙,18世纪席卷欧洲的浪漫主义风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艺术史的走向。维也纳阿尔贝蒂娜博物馆(Albertina)正在举办的展览“浪漫主义的诸世界”(Worlds of Romanticism)以170件版画、油画、素描和草图较完整地呈现了浪漫主义的多种世界,尤其是其在歌德时期的德国及奥地利的两条发展线索,并以此为契机,回顾浪漫主义的历史根源及其艺术精粹。
由于股市的停滞和恐怖袭击的影响,艺术市场的发展放缓。全球艺术市场在2016年将经历怎样的调整?二级市场又会面临怎样的挑战?《艺术新闻》的Georgina Adam为您预测今年的5个市场新趋势。
在去年英国各大博物馆频繁的人事变动后,弗朗西斯·莫里斯(Frances Morris)被任命为泰特现代美术馆的下一任馆长,她将在今年6月泰特新馆开幕后上任。作为第一位女性馆长,莫里斯将如何用全新的视野带领新泰特继续发展?
台湾“寒舍”集团创始人、华人收藏团体“清翫雅集”创始成员、著名收藏家蔡辰洋在2016年1月15日早上因心肌梗塞过世,享年66岁。蔡辰洋自号“寒舍主人”,曾收藏四件圆明园十二兽首,并曾因竞得《元人秋猎图》、赵孟頫《四体千字文》而刷新中国书画、书法的拍卖记录。而寒舍名下的艾美、艾丽酒店,更以其浓厚的艺术氛围成为台湾餐饮业的一股新势力。
对东欧诸国文学的译介,在国内原有一份深久的渊源。它的时间可推至20世纪初叶敏感于民族性灵的译者们对于“弱小”民族“反抗”声音的关注。更广泛地成为了一份共同阅读体验的,是20世纪80年代以降的伊凡·克里玛、哈维尔、昆德拉,赫拉巴尔,以及捷克、波兰电影中我们似乎同样经历着的社会转型、生活转折、精神危机。在20世纪社会主义革命历史的“红”、“白”强音之中,一脉“蓝色”没有熄灭——它们是关于“个人”、“自由”、“反抗”、“民主”、“极权”、“艺术”、“荒诞”、“多元”的挣扎、反思及争辩。今天这些挣扎与争辩依然回响着。
新一轮的艺术与科技融合的潮流会为艺术带来新的创作“灵光”吗?本期《艺术新闻》带来封面报道“当科技浪潮在艺术世界涌起”,同时带来“中国艺术生态之变年度回顾专辑”特别报道。
1月12日乐高宣布了出售积木的新政策,乐高将不再需要顾客声明批量购买玩具的目的。去年10月,在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的展览“安迪·沃霍尔 | 艾未未”开幕前,艾未未为制作作品曾向乐高公司订购一批积木,被乐高公司以“不介入或支持任何政治语境内的项目”的理由拒绝。艾未未称乐高此次政策变动为“言论自由的胜利”。
1月16日,“被遗忘的行为艺术家”夏洛特·摩门(Charlotte Moorman)的首次大型回顾展在美国伊利诺伊州的西北大学玛丽与雷·布洛克美术馆(Mary Leigh Block Museum of Art, Northwestern University)开幕。此次展览探索了摩门的作品与生活,并以其为线索,力图勾勒出上世纪60到80年代间美国前卫艺术圈的时代风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