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世纪艺术史中许多伟大的艺术运动都是受到左派政治影响而产生的,从构成主义到包豪斯、超现实主义以及情境主义,无不如此。然而,刚刚在英国泰特利物浦美术馆(Tate Liverpool)亮相的新展览“艺术向左转”(Art Turning Left),却并非通过这些艺术流派来解析左派艺术,而是着眼于近200年间艺术家是如何根据自身的政治主张来调整和转换他们的创作方式。
玛利亚·特蕾莎·卡拉乔洛(Maria Teresa Caracciolo)夫人专攻18到19世纪欧洲绘画,也是关于大革命及帝国时代法意关系的专家。不过,不论她与法国和意大利有多么深的渊源,其新作《浪漫主义》,却无可避免地要从中欧甚至东欧的国家谈起。
中国传统文物拍卖在不断刷新世界纪录的同时,也令国人对文物价值作出重新判断。而追根溯源,中国文物的大量流失海外,除了西方冒险家的大肆搜掠,更与国家动荡时期的文物交易商脱不开关系。而其中最有争议的文物商人——卢芹斋又再次从这段历史中浮现出来。经过法国汉学家罗拉女士(Géraldine Lenain)六年的追访,这位曾在二十世纪初便叱咤欧美、亚洲文物市场的“教父级”人物传奇而又极富争议的一生,在这本新近出版的《卢芹斋传》中终于被展现于世人眼前。
伦敦亚洲艺术周,朱塞佩·埃斯卡纳齐(Giuseppe Eskenazi)在自己的画廊中举办了两个特展,其中宋代钧窑瓷器展(10月30日-11月22日)展出了16件艺术品。截至发稿,已有8件作品出售,5件被中国藏家收藏,其中一件钧窑渣斗更是以上百万英镑的价格被中国藏家购得。
12月5日,迈阿密。除了艺术以外,巴塞尔迈阿密海滩艺术博览会当然是以时髦且享乐主义的泳池派对而众所周知的。然而,担任巴塞尔艺博会总监之一的马克·斯皮格勒(Marc Spiegler)观察到近期以来艺博会的观众群体正变得益加严谨。
北京。苏富比将于11月28日至12月1日举办北京艺术周。为期四天的艺术活动,包括一场拍卖、三场私人洽购展、海外精品预展、专家讲座和艺术论坛。在一个多月前的香港秋拍中,苏富比取得了大夺眼球的41.96亿港元成交额,而它的下一个动作,势必仍将成为焦点和话题。
在近期Frieze艺术周期间蜂拥而至的拍卖会中,战后和当代艺术单元共拍出1.35亿英镑。其中菲利普斯、佳士得和苏富比拍卖行的三场晚拍贡献了6230万英镑,这个喜人的数字与去年持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