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北京和上海的一系列展览中,艺术界正在回应虚拟现实、大数据等新科技潮流带来的影响,也不乏对艺术所处角色的追问。《艺术新闻》10月刊带来封面报道“未来已来:艺术与科技开启新对话”,以及特别报道“亚洲双年展热”。
达利罕见的纪念碑性舞台幕布即将上拍|保罗·纳什雕塑遗失数十年后重现泰特不列颠美术馆|建馆197年后的普拉多博物馆首次举办女性艺术家个展
2017年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公布参展艺廊名单|美国德州夫妇承诺向奥赛美术馆捐赠艺术收藏|美国首次大规模展出古兰经艺术|意大利文物遗产团体修复900件在地震中受损的文物|艺术家与画廊家试图减慢曼哈顿中国城的士绅化进程
2016年在伦敦泰特现代美术馆涡轮大厅(Turbine Hall at Tate Modern)的首个委约艺术创作项目"现代汽车委约"(Hyundai Commission 2016)中,担任主角的是来自法国的艺术家菲利普·帕雷诺(Philippe Parreno)。他擅长充满创意地将各种媒体运用于作品,并致力于带观众进入并体验作品的在帕雷诺看来,展览本身就是一件艺术品,而艺术也应融入某种仪式。
美国抽象表现派画家艾格尼丝·马丁(Agnes Martin)逝世后的首个个人回顾展在伦敦和洛杉矶巡展之后,来到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展览回顾了马丁自上世纪50年代至本世纪初的创作生涯,共展出超过115幅作品。马丁的绘画极具个人风格,高灰度的柔和色彩、简洁铅笔线条以及富有建筑感的网格是她标志性的符号。
在飞速变化的1930到1960年代,艺术中心从欧洲向纽约转移,这场浩大的席卷全美的艺术运动不仅是艺术思潮的演化,也是世界历史的一个缩影。英国皇家艺术学院(Royal Academy of Arts)与西班牙毕尔巴鄂古根海姆美术馆(Guggenheim Museum Bilbao)合作推出展览“抽象表现主义”(Abstract Expressionism),试图通过多重主题、多重材质和多重地域的方式,对抽象表现主义重新定义与解读。展览中数十位抽象表现主义艺术大师之间的合作、矛盾与对话,被记录在飞扬的笔触和厚重的色块里,又统一在对崇高性、单色实验和对人类存在的探索之中。
巴黎老佛爷百货基金会征招库哈斯设计创意新空间|马克·莱基在 MoMA PS1 变身艺术巫师|蒙特利尔双年展里“狡猾”的过剩|Outsider 艺博会回到巴黎聚焦心灵|弗里克美术收藏馆首任策展人埃德加·芒霍尔逝世
在第四届乌镇戏剧节这场国际戏剧盛宴行至尾声之际,坐落于乌镇西栅的木心美术馆于10月21日推出“莎士比亚/汤显祖”特展,以此纪念这两位东西方伟大戏剧作家逝世400周年。作为木心美术馆今年开幕的最新特展,展览以木心对莎士比亚与汤显祖的评谈为视角,展出来自英国皇家莎士比亚剧团、浙江遂昌汤显祖纪念馆和苏州昆曲博物馆的戏服及剧本珍品。两位戏剧文学巨匠400年后在木心美术馆跨越时空的邂逅,一场典型“木心式”的东西文化漫游由此展开。
10月21日,欧洲艺术博览会(以下称TEFAF)的纽约首秀在军械库(Park Avenue Armory)揭开了神秘面纱。
10月22日,上海佳士得举行2016年秋拍,共收获了7145.16万元人民币的总成交额,成交率在85%以上。马克斯·恩斯特作品《无题》最终以576万元人民币的价格成交,为本次秋拍夜场中成交价最高的拍品。佳士得亚洲区总裁魏蔚在拍卖后表示,此次上海秋拍是佳士得进驻中国以来最为国际化的一次拍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