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璜生个展“磁感线——王璜生的流明世界”5月31日在上海艺术门画廊开幕,展览呈现了艺术家在矛盾与纠结状态下寻求的张力状态,体现了艺术家对现实社会的洞察。展览现场聚集光、影、磁力、爆裂、撕扯、穿刺等多层次的作用力,将传统笔墨与当代艺术语言有力并置。
法籍华人艺术家陈箴(1955-2000)的个展“不用去纽约巴黎,生活同样国际化”今日在上海外滩美术馆开幕。这次展览旨在使中国观众,尤其是年轻一代的观众,重新发现和理解陈箴在中国当代艺术中的重要性。
达·芬奇名作《无名美人的肖像》修复之后重焕光彩,目前正在米兰王宫展出,明年还将前往阿联酋参加阿布扎比卢浮宫的开馆仪式。但研究人员仍无法确认画中人身份
当代抽象艺术家丁乙在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的个展——“何所示”于今日正式向公众开放,由任教于伦敦大学亚非学院的汉学家马啸鸿(Shane McCausland)博士作为策展人,从汉学家的视角出发在“作品、空间和观众三者中找到交汇点”。
徐震个展“20岁”于今日在香港PMQ元创方开幕,而这仅是他在3月份艺术博览会和展览大潮中的开始,他的艺术新剧变的开端。无处不在的没顶公司凭借新个展实现整体转折,徐震为自己设立了新的标准。
“今时的经典曾为往日之革新。” 在当代“无物常驻”的社会形态下,正是对本源的体认和对美学身份的持续更新,使时尚的生命“以此刻为永恒”。
荷兰马斯特里赫欧洲艺术博览会(TEFAF)于3月13日至22日举行,TEFAF向来以早期绘画和古典艺术闻名,在全球众多艺博会中十分突出。今年的TEFAF上不仅有众多早期大师绘画、古董、珠宝和现当代设计作品和纸本画作,更首次尝试当代艺术策展。
曾梵志个展“卢浮宫计划”今日开幕,曾在巴黎卢浮宫与德拉克洛瓦的《自由引导人民》共同展出的《从1830年至今:NO.4》回到北京,与同系列前三幅绘画共同展出。
近日,香港高古轩画廊举办了当地首个巴斯奎特画作个展。继年初纽约高古轩画廊展获好评如潮,以及佳士得春拍中取得的惊人成绩之后,该展有望将这场“巴斯奎特热”持续下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