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实世界在这一年并不平静,腐朽、傲慢与偏见也无法被隐藏,巴西大火与“#MeToo运动正是艺术世界矛盾激化的现实写照。
2018年,香港及中国本土市场迎来了很多的“之最”以及“首次”,但同时也遭遇了一些“滑铁卢”。尽管经济大环境不是最好,不论在一级市场还是二级市场,都可看出越来越多的西方“势力”正在深入中国本土。
带有众多标签的荷兰画家文森特·梵高至今仍是全球最广为人知的画家之一,他的艺术作品更是深深影响了二十世纪艺术的发展,其影响力甚至延续至今,回顾即将过去的2018,已逝世一百余年的梵高在艺术世界仍然有自己的“话语权”。
12月17日,巴西国家博物馆与美国史密森学会(Smithsonian Institution)、富布莱特委员会(Fulbright Commission)、美国驻巴西外交使团及美国国务院发表联合倡议,将启动一项合作项目,邀请受巴西国家博物馆火灾影响的研究员们于2019年使用史密森学会的各项研究室长达1个月的时间。
12月21日下午,上海八号桥现代艺术基地,瑞士文化基金会与《艺术新闻》合作举办艺术驻留opencall派对,活动邀请瑞士文化基金会首席代表鲁昱熙、《艺术新闻》主编叶滢、2017年驻留艺术家曹澍、2016年驻留艺术家nunu kong、2017年驻留艺术家赵川,一起进入一场关于瑞士文化基金会艺术驻留项目的对话。
12月21日,第六届广州三年展在广东美术馆开幕。本届三年展以艺术与科技为主题,以“诚如所思:加速的未来”为题,探讨数十位中外艺术家对于技术文明与当代社会的观察与反思。
在2018年的艺术世界中,众多最具戏剧性的艺术世界权力转移可追溯到始于2017年年末的 #MeToo 运动,从美国从电影界波及到世界各地各行业的这场风暴席卷了艺术行业这个“重灾区”。
沈阳。12月21日,英国艺术家保罗·施耐德(Paul Schneider)在沈阳临时chi K11艺术空间呈现名为“Rule 32”的展览,这是继中国艺术家张恩利在皇家艺术研究院进行为期一个月的“恩利工作室”驻留创作后,K11 Art Foundation(KAF)与英国皇家艺术研究院(Royal Academy of Arts)合作推出的“艺术家驻留交换项目”第二阶段,也是K11美术馆部进驻中国北区的第三个展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