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月,上海艺术界再掀高潮,第11届上海双年展、多场艺博会都将拉开帷幕,各个博物馆、美术馆及画廊纷纷推出新展。《艺术新闻》为你总结了正在进行及即将发生的上海展览,从安迪·沃霍尔、吕佩尔兹等西方艺术大师之作,到中国传统艺术与宋元书画,与你一起在艺术中感受东西文化交融、对话古今,走进上海深秋的繁忙艺术季。
当艺术与政治在波士顿相遇|《爱国者法案》颁布纪念日艺术家在机场分发小刀|艺术史学家发现蛛丝马迹,梵高的床可能仍在荷兰小镇|“女权主义是政治”: 普拉特曼哈顿画廊探索“新女权主义”
新科技的“未来”已经到来,在近期北京和上海的一系列展览和讨论中,艺术界正在回应着虚拟现实、大数据、生物科技等新科技潮流带来的影响,无论是高校对“科技艺术”具有前瞻性的实验,还是独立空间的策展项目,都以多元的方式发掘着艺术与技术结合之后所产生的新的创作可能性。《艺术新闻》10月刊封面故事聚焦“未来已来:艺术与科技开启新对话”,在新科技潮流中,追问艺术所处的角色。
苏富比购入梅摩艺术品指数|从钓鱼岛到泥石流,纽约艺术展上的中国故事|拉格纳·基亚尔坦松用“辛普森”梗,在小野洋子策划的展览上恶搞小野本人
无论是计算机艺术家莉莲·施瓦茨的《比邻星》、高更的《你嫉妒吗?》、抑或是安德莉亚·吉泰尔的《平面组态》雕塑装置,今秋的当代艺术媒体封面异彩纷呈。《艺术新闻》盘点今秋10个全球范围内主要当代艺术媒体的封面故事,从艺术家访谈、艺术作品或艺术项目为题材的封面故事中,预览国际艺术刊物所聚焦的最新主题。
故宫将新建博物院,选址临近圆明园 | 美国首次大规模展出古兰经艺术 | 意大利文物遗产团体修复 900件在地震中受损的文物 | 布鲁克林美术馆为艺术界年度女性颁奖
当山水不再停留于文人雅士的笔墨纸间,它与艺术家们的内心世界、当代的生存空间,以及自然和宇宙之间呈现出怎样的关系?《艺术新闻》采访了徐冰、邱黯雄、杨泳梁、邱志杰等8位艺术家,他们的作品或以山水为主题,或从传统山水中提取重要元素。对于这些当代艺术家来说,所谓“当代山水”与“传统山水”的区分在哪里?或许,这根本是一个伪命题?
柏林规划新建美术馆呈现20世纪艺术,赫尔佐格和德梅隆事务所设计获选|安妮·伊姆霍夫将代表德国参加威尼斯双年展|美国《W》杂志10周年企划,15名艺术家设计政治竞选海报
继9月的“OVERPOP波普之上”展览之后,上海余德耀美术馆于10月29日推出又一波普艺术大展“安迪·沃霍尔:影子”,该展为沃霍尔《影子》系列作品亚洲首展,这件由102幅抽象丝网印刷绘画所组成空间“装置作品”,曾预言了波普艺术未来的走向。
酝酿筹备历时三年、汇集海内外二十余位华人收藏家共80余件宋元珍品的“敏行与迪哲——宋元书画私藏特展”于10月28日在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所藏王羲之《平安帖》及苏轼《功甫帖》等均在此次展览中亮相。“参展的大多数藏品都可以达到博物馆收藏级别,其中更有几件堪当任何一间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展览联合策展人谢晓东表示。美学及社会观念已形成复杂完备系统的宋时期为中国当下现代性的思考提供了丰富的养分,龙美术馆创始人刘益谦认为:“我相信每个博物馆都希望能做一场宋元书画展,展览这些作品的意义自古就已经存在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