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耶路撒冷1000-1400:天堂之下的每个人”将于9月26日在大都会艺术博物馆开幕。此次展览将展出200余件租借藏品,这是大都会艺术博物馆第一次系统梳理与展示耶路撒冷在中世纪时期所建立的丰富文化传统与审美标准,以此见证这座城市在世界文化史上的重要地位。
艺术媒体封面既是对刊物内容的导览,其设计本身也形成了自己的叙述语言,体现出主题内容与媒体的鲜明风格。《艺术新闻》带来全球范围内主要艺术媒体的新刊封面盘点,从这些以艺术家访谈、艺术作品或艺术项目为题材的封面故事中,对9月艺术刊物进行预览。
9月18日,上海明当代美术馆的开馆展“为什么表演?”开幕,海内外50多位艺术家(组)带来了与“表演”有着密切关系的作品,这些作品分别来自影像、装置、行为、舞蹈、声音等多种领域。现场性成为了许多作品的共性。通过对“表演”这一概念展开探究,集中讨论了身份政治的认同问题,在“看”与“被看”的关系讨论中激发观众的反思与行动。本次展览由邱志杰与付了了共同策展。
9月13日至18日,一年一度的柏林艺术周(Berlin Art Week)拉开帷幕,10家私人艺术收藏在此期间向公众敞开大门。《艺术新闻》在此盘点了其中的5家重要私人艺术收藏,包括以“亚洲为梦”的德希雷·弗尔睿(Désiré Feuerle)收藏,以及拥有约700件藏品的德国媒体业大亨克里斯蒂安·博罗斯(Christian Boros)的私人美术馆。在 Larry’s List 于2016年出版的《全球私人美术馆报告》中显示,柏林的私人美术馆数量位居世界城市第二。作为全球私人藏家热衷的聚集地之一,柏林的诸多私人收藏有何特别之处?
9月17日,“术问——刘小东、卡斯滕·尼古拉(Carsten Nicolai)、白南准(Nam June Paik)三人展”在新时线媒体艺术中心(CAC)开幕,由张尕策展,这也是他构思并策划的“艺术&技术@”项目首场展览。展览将3件风格迥异的作品并置,揭示了20多年来媒体艺术实践在媒介、物质性与感官领域的探索。另一方面,艺术与技术在实践层面的新型合作关系同样值得关注。
2015年秋纽约的一场“艺术家的缪斯”专场拍卖上,莫迪利亚尼(Amedeo Modigliani)的《侧卧的裸女》(Nu couché, 1917–18)以1.7亿美元(约11亿人民币)成交。1.7亿美元的成绩也使得莫迪利亚尼紧随他的朋友毕加索,成为了历史上拍卖价最高的艺术家第二名。与莫迪利亚尼在艺术市场收到的追捧形成反差的,是他那“波西米亚人”式的自我放逐以及35年短暂的边缘人生。
纽约亚洲艺术周两场重头拍卖专场于9月15日进行,均获“白手套”;在 “古韵天成——临宇山人珍藏(二)”专场中,封面拍品中国南宋建窑“油滴天目”黑釉茶盌最终以1170.1万美金(约合7808.25万人民币)成交,成为本次亚洲周目前最高成交价拍品。
9月16-20日,第34届世界艺术史大会在北京召开。5天的会期、21个分会场、数以百计的学术专题发言及讨论将对“世界”、“艺术”和“史”的概念予以多个维度的阐述,而贯穿始终的是“TERMS”这一主题,即对术语、语言及语境的思考。从地缘来看,本次世界艺术史大会第一次走出西方,“世界”二字的含义更加丰满,关于“中国”的探讨也更具比重。
向京大型回顾展“唯不安者得安宁”+新作展“S”于9月18日至10月22日在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举行。批评家朱朱担任此次展览的策展人。100余件不同尺寸作品首次在同一个美术馆空间内进行展出,体量和规模均为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以来个展之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