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秋季,日本奈良的正仓院必然成为东亚传统艺术研究者及爱好者关注的焦点。10月24日至11月9日的17日时间里,奈良国立博物馆的第67回正仓院展中展出北仓9件、中仓22件、南仓29件、圣语藏3件等63件宝物,而其中有12件宝物为首次展出。现由日本皇室机构“宫内厅”管理的正仓院,直至今日仍然保存着大量传统礼仪和文物保存的制度。今天,就与《艺术新闻》一起开始正仓院的探秘之旅吧。
“第67回正仓院展”正在奈良国立博物馆举办,展出的63件来自正仓院的珍贵文物来自其近万件收藏。对于大多数人,这一日本皇室秘藏一直披着神秘的面纱。不过,其实在20世纪初,中国学者傅芸子(1902-1948)就已经对正仓院古物进行过较为全面、细致的调查和研究。对前往正仓院的观展者来说,傅芸子的《正仓院考古记》是一部值得携带的“深度指南”,而对无法亲身前往的人来说,也可随着书中的描述卧游一番。
为庆祝《艺术新闻》(The Art Newspaper)成立25周年纪念,《艺术新闻》将在大英博物馆、MoMA、圣彼得堡以及梵蒂冈的博物馆带来一系列以“艺术何为”(What is art for?)为主题的研讨活动。同时,大英博物馆馆长、泰特现代艺术馆馆长、MoMA PS1馆长、中国艺术家徐冰等9位当代艺术界的权威人士也就这一主题各抒己见。在如今叙利亚难民危机、文物破坏、经济放缓等充满困顿和挑战的情况下,艺术所扮演的究竟是什么角色?
10月27日下午,2015年第5届CCAA当代艺术奖在中央美术学院颁布了今年的艺术评论奖。青年评论家、OCAT西安馆公共学术项目策划人于渺,以她的写作提案《从大街到白盒子,在离开…:中国当代艺术中的流通介入实践》获得了今年CCAA当代艺术奖评论奖。本届CCAA评委郑胜天代表评委会对于渺的提案进行了评述:“于渺以‘流通’为框架,尝试梳理上世纪90年代至今艺术创作的转变,在个案基础上,考察中国艺术家如何在他们的艺术实践中挪用并介入媒体,甚至是商业领域。而随着以画廊为中心的展示系统快速发展,这些在全球化的语境中游走的艺术家,将继续启发有关‘流通’的研究。”获奖之后,于渺将在CCAA的赞助下,通过出版书籍和举办展览的方式展示她的议题。
展览“安迪·沃霍尔/艾未未”将于12月在澳大利亚墨尔本维多利亚国家美术馆开幕,艾未未为制作作品而向丹麦乐高制造商订了一批乐高积木,却被乐高公司以“不介入或支持任何政治语境内的项目”而拒绝。随后乐高公司成了网络上的众矢之的,艾未未则计划将支持者们捐赠乐高积木的行动转化“为了言论自由和政治艺术”的新创作。
10月23日下午,北京民生现代美术馆开馆后的第二个展览“眼睛与心灵:印度当代艺术新的介入”开幕了。该展览由印度国家现代美术馆策划,呈现了印度艺术家用当代艺术语言所呈现的社会、政治、环境、宗教等问题,作品在视觉也大多显出了印度宗教文化特有的宁静的精神性。“眼睛与心灵”的主题,意喻着展览作品需要观者以视觉和思想的双重体验来经历艺术。策展人瑞杰夫·卢臣对印度及东方艺术显出了极大的自信:“一直以来东方国家都在向西方靠拢,希望能够得到他们的认可。但是我们现在不再需要了。我们的文化具有丰富的多样性,这里为世界艺术提供了艺术肥沃的土壤。”
“暂时什么都不是:展望个展”于10月25日在上海浦江华侨城开幕,本次展览由深圳OCAT主办。展览带来了展望两组全新的作品《拓地》和《幻形》。《拓地》从材料上延续了《假山石》,但却抽离了曾经的“太湖石”形象,直接以公共空间作为拓印对象;《幻形》则是他以软质材料对去年长征空间个展中的《应形》中所塑之形进行的再拆解和重组,从而创造出介于抽象和具象之间的 “幻形”世界。从“拓形”、“应形”到“幻形”,展望不断尝试和探讨以雕塑构造世界的新可能。然而对于他新的创作,展望以“暂时什么都不是”来形容,这句话作为展览主题,概括了他在艺术中非确定性的实验特征。
10月中旬,芝加哥大学讲席教授、东亚艺术研究中心主任、著名艺术史家巫鸿教授在上海复旦大学进行了总题为“全球景观中的中国古代艺术”的讲座。讲座延续了巫鸿在其研究中国古代艺术的系列著作中的基本问题意识和阐释方法,围绕“什么是中国古代艺术对人类艺术史做出的最独特、最有价值的贡献?”这一中心问题,将“礼器”、“墓葬”、“手卷”、“山水画”等中国古代艺术的代表形式置于“全球景观”的比照视野中展开论述。
上海佳士得10月24日的四大专场共收获1090万美元(人民币6906万元)的总成交额。毕加索1956年以陶瓷构思,由弗朗索瓦及皮埃尔·雨果制作的19件银盘以人民币1131万元成交;首次举行的“+86 First Open”拍卖专场取得不错的成绩,佳士得将在中东地区推出“First Open”专场;而“中国及亚洲设计”专场中,新加入的日韩设计部分得到了较好的反响。
10月22日,《艺术评论》(ArtReview)杂志公布2015年度最具影响力人物名单,今年的榜单首位继2004年和2010年之后,又一次由艺术经纪人占据。这次登顶的是豪瑟&沃斯画廊的伊万与曼努埃拉·沃斯。而今年重获护照并在伦敦皇家艺术学院等地举办展览的中国艺术家艾未未则从2014年的第15位跃升至第2位。而维他命艺术空间的张巍和胡昉、华人藏家张明、香港藏家及K11艺术基金会创始人郑志刚、亚洲艺术文献库创办人之一的徐文玠与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馆长田霏宇也榜上有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