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5年11月中旬,著名哲学家陈嘉映教授应中国美术学院之邀,进行了为期两天的以“语言与思想——想与说”为主题的公开讲座。讲座重新梳理、辨析了语言哲学史上关于“语言与思想”关系的诸种理论言说,提出“语言是思想的归宿”的观点。在陈嘉映看来:“哲学与艺术的关系像工程学与建筑学的关系。哲学家的工作就像为建筑师(艺术家)做工程地基”——以“言意之辨”为艺术、政治,这个世界夯实地基。
11月22日上午,2015“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的系列活动之一——《艺术新闻》国际论坛在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论坛以“艺术创新能量”为主题,由《艺术新闻》主编叶滢主持,邀请了策展人李振华,艺术家张鼎,艺术家李牧,纪录片导演余天琦,香港M+博物馆策展人姚嘉善,日本新媒体艺术团体teamLab成员工藤岳,建筑师马岩松,策展人、“Arthub亚洲”创办人乐大豆,著名影像艺术收藏家Artur Walther、北京画院美术馆馆长吴洪亮进行了分享。论坛从数字技术、纪录片创作、策展、建筑、社会介入与美术馆运作等诸多方面揭开了“艺术创新能量”的不同面向,也展现了目前艺术界鲜活的思想向度。
19世纪末,一股日本文化热潮席卷欧洲,从凡·高、莫奈到蒙克,一众在日后被写进历史的艺术家都曾受到了日本文化的深刻影响。日本如何为印象派带来灵感?旧金山亚洲艺术博物馆新展将印象派绘画和日本浮世绘及古董进行并置,沿着这170件作品的脉络,我们得以重历19世纪末东方美学和西方艺术之间那场不可复制的相遇。
11月26日,由上海外滩美术馆(RAM)与HUGO BOSS联合举办的2015年“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HBAA)宣布该奖项最终获奖者是来自菲律宾的青年艺术家谷口玛利亚。“HUGO BOSS亚洲新锐艺术家大奖”评审委员会主席拉瑞斯•弗洛乔(Larys Frogier)宣读了谷口玛利亚的获奖理由:“她非凡、谦逊的艺术实践及她对绘画与影像的极度关注不仅突破了这些媒介的传统极限,更敏锐地呈现了画面的无限可能性。”
11月22日晚7点,2015年“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颁奖典礼于上海二十一世纪民生美术馆举行。本届“艺术新闻亚洲艺术贡献奖”的9位获奖者,涵盖艺术机构、艺术计划、展览、策展人及艺术家等各个领域,并推出3项亚洲艺术特别贡献大奖。
从柏林到波士顿,两场大型回顾展重新将目光投向半个世纪前的黑山学院——这里是美国抽象表现主义绘画的摇篮,也孕育了约翰·凯奇等一批对现代艺术产生至关影响的艺术家。作为包豪斯在二战后的延续,黑山学院融合了欧洲现代主义与美国的自由精神。然而这座隐身于大山一隅的艺术学院究竟是当时艺术家们的精神流亡地还是远离国际艺术权力中心的桃花源?其存在价值又会为当下的艺术界带来怎样的反思?
由年轻藏家周大为与应青蓝投资创办的ART021当代艺术博览会在11月19日举办“藏家预览”并于11月20日开幕。这一创办于2013年的艺博会在今年迎来了75家参展画廊,包括高古轩在内的不少重要海外画廊参展。周大为,及郑志刚、陆寻、林瀚、周艟等年龄在30岁左右的中国年轻藏家(The Young Chinese Collectors,YCC),正以更为开阔的视野,通过商业运作、跨界合作及建美术馆等方式在中国与全球当代艺术界建立属于自己的话语权。
拥有全世界最大规模的东南亚现代艺术公共收藏的新加坡国家美术馆于11月24日开馆,馆藏的8000余件作品将致力于呈现19世纪至20世纪80年代的东南亚本土艺术。在开馆之际,美术馆也推出了特展“吴冠中:大美无垠”。此外,这座立足本土艺术的国立美术馆目前也正在筹备与海外博物馆的合作计划。
11月20日,希亚·韦斯特里希·瓦格纳和伊桑·瓦格纳夫妇(Thea Westreitch Wagner and Ethan Wagner)的当代艺术收藏展在美国纽约的惠特尼美术馆开幕。展览汇集瓦格纳夫妇在2012年向惠特尼美术馆和巴黎蓬皮杜中心捐赠的约120件作品。尽管他们的收藏足以呈现自60年代以来不同代际的当代艺术家之间的交流,然而作为收藏家、艺术咨询顾问的瓦格纳夫妇却更重视个人对艺术的理解与思考,而非艺术史的脉络。
在纽约古根海姆美术馆举行的宝马“艺术车计划”40周年庆典上,来自中国的曹斐和美国的约翰·巴尔代萨里(John Baldessari)被宣布成为新一季宝马“艺术车计划”的创作艺术家。曹斐将创作第18号宝马艺术车, 而巴尔代萨里将创作第19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