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9日,木木美术馆成立5周年之际,以木木美术馆新馆钱粮胡同馆为核心的木木艺术社区迎来“大卫·霍克尼:大水花”展览,这场与英国泰特美术馆联合主办的展览是艺术家在中国首个大型展览。
即将于8月30日在贝浩登(上海)开幕的汉斯·哈同个展,便将聚焦这位抽象主义大师跨越1950至1980年代的创作历程,围绕1973年、1986年与1989年这三个重要时间节点,从技法、工具、画作的尺幅及作画时的姿势等方面的变化来呈现艺术家在生命的最后阶段所作出的艺术探索与实践。
180年来,摄影术的出现让人类社会进入图像时代,也在科技的进步过程中呈现出多种多样发展态势。8月19日,银川当代美术馆推出“摄影180年在中国”展览,首次集中展示自摄影术发明以来,中国摄影史上500余件、数千张摄影家的原版原作。
中美贸易战持续升级,LACMA却在中国当代艺术上进行着突破性发展。芝加哥大学教授巫鸿与芝加哥大学斯玛特艺术博物馆全球当代艺术策展人欧莉安娜·卡基奥内(Orianna Cacchione)共同策划的“物之魅力:当代中国‘材质艺术’”大展正是中美贸易战持续之际艺术和文化合作的一个重要例子。
2019年8月3日至10月27日,由新媒体艺术家黄心健(Hsin-Chien Huang)及前卫音乐教母劳瑞‧安德森(Laurie Anderson)共同创作的VR(虚拟现实)互动作品《沙中房间》(La Camera Insabbiata / Chalkroom)将亮相于现代传播集团当代先锋艺术空间――现代艺术基地(Modern Art Base,MAB)。
诸多博物馆都正举办相关展览以纪念艺术家逝世500周年。其中最瞩目的是巴黎卢浮宫即将于10月24日开幕的展览”莱昂纳多·达·芬奇“。而与达芬奇同为文艺复兴鼎盛时期绘画三杰之一的拉斐尔(Raphael)也将因循达芬奇的脚步,成为下一个博物馆聚光灯下的主角。
一年有半,北京、上海、香港、广州等地的展览与艺博会等艺术活动稍事休整,《艺术新闻》在此时推出“TANC Trends 2019”系列专题,对活跃在艺术前沿的民营美术馆、展览、艺术市场的年度热点进行梳理和评述。
无论是在优雅而内敛的肯辛顿及切尔西地区,还是在前卫而嬉皮的肖尔迪奇地区,亦或是位于泰晤士河畔的南岸,均能发现各类美术馆、博物馆的踪影,街巷中亦充斥着该地区所特有的艺术气息。
瓷石、高岭土、窜动的窑火和1200摄氏度以上的窑温……这是千年来泥与火幻化成瓷的环境,也是过去几个世纪中跨大洲的贸易与文明交流的起始。
“我希望能把工作室的搬迁看作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老话说‘树挪死,人挪活’,也提醒自己继续努力工作,珍惜生活,保持安静的思考,保持安静的创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