座标苏黎世、伦敦和香港,一场名为“曾梵志”(Zeng Fanzhi: In the Studio)的展览在三地同时呈现。这是国际画廊豪瑟沃斯(Hauser & Wirth)首次在几乎同一时间段的不同空间呈现同一位艺术家的作品。
恰逢十三周年馆庆之际,上海当代艺术馆(MoCA)于9月26日推出“众妙之门(Mind Temple)”展览,共展出来自22位国内外艺术家的25件/组作品,涵盖人工智能、生物科技、传统艺术、宗教体验等多重话题,其中多达15件作品是专为本次展览特别委任制作。
“艺术家此在”在开展前极力保持神秘,因此外界对于将会展出什么具体内容以及如何展出知之甚少。GUCCI 官方发布的展前通告简单解释了一下展览的主旨:“在这个所有一切都能被重复生产的时代,并没有任何东西能真正保有原创的光环;这也意味着我们急需更新对‘复制品’的陈旧概念,换一种新的视角来看,‘复制’其实是当代社会不可或缺的工具。”
蔡国强,这位以烟花艺术著名的中国艺术家将在下个月起于意大利佛罗伦萨的乌菲齐美术馆举办个展《花曲:蔡国强在乌菲齐》(Flora Commedia: Cai Guo-Qiang at the Uffizi)。此次展览由乌菲齐美术馆馆长埃克·施密特(Eike Schmidt)和版画部策展人劳拉·多纳蒂(Laura Donati)共同策划。
在11月到来之前,不顾寒意已深的天气,10月12日,位于上海西岸的乔空间开启了其第一届上海野餐艺术节。这个特别的艺术节聚集来自国内外多个不同国家地区包括美国、日本、韩国、加拿大、葡萄牙、阿根廷、法国、巴西等的近100位艺术家、26组国内外组织参与。
在故宫本院文华殿书画馆中,“故宫博物院藏清初‘四王’绘画特展”正在展出,通过“‘师古’为宗”、“融古出新”以及“霑溉后学”三个单元呈现了113件套作品,半数以上为一级文物。
呈现出未来科技与传统美学相融的新维度观展体验,由现代传播旗下的《周末画报》主办、雷克萨斯独家赞助的“天工开物∙匠意心传——匠心与未来的奇幻之旅”巡展继2018年7月在成都远洋太古里量子亮相之后,又将于10月26日—10月29日登陆上海艺术新地标宝龙美术馆。
虽然主办方为艺术家们制订了“不酒驾,未来一起哈啤”的命题。但张周捷肯定道:“虽然是命题作文,但这场展览的用意很好。上海这座城市的好处就是能把一些严肃的议题以一种有趣、高雅、艺术的方式去表达。”
“海外华人”这一身份属性可以是艺术家个体所具有的,甚至是在某些时空大环境下无力改变的,但艺术家所关注的对象可以是万千气象,正在深圳何香凝美术馆进行的第三届海外华人艺术家邀请展“别处/此在:海外华人艺术抽样展”就反映了这一点。
“画屏:传统与未来”由美国芝加哥大学知名美术史家、策展人巫鸿策划,此次展览在苏州博物馆新馆展厅以及忠王府的展示空间内同时展开,集结了国内外十四家博物馆的重要收藏和包括徐冰、杨福东、宋冬等在内的九位当代艺术家的作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