此系列第三期聚焦瑞士建筑设计师勒·柯布西耶(Le Corbusier)及其“现代精神”,以日本国立西洋美术馆举办的聚焦其早年创作的展览“勒·柯布西耶和纯粹主义年代”为契机,回顾柯布西耶如何在巴黎掀起“纯粹主义” (Purism)美学思潮,及其对现代日本建筑的影响。
4月19日,在成都知名地标春熙路上,一座限时17天的美术馆屹立于成都IFS一层古迹广场中,这里连同七层艺术廊共同组成了迄今为止成都最大规模的西藏当代艺术展——“发现喜马拉雅”,汇集了中、英、意三国17位当代艺术家的近30件作品。
自上次纽约大都会艺术博物馆(Met)凭借其展览“维米尔和代尔夫特画派”(Vermeer and the Delft School)登顶《艺术新闻/国际版》年度博物馆展览参展人数调查榜榜首,至今已逾近二十年。
5月,威尼斯双年展助力全球新一波艺术热潮,TANC从全球各大艺术机构的新开展览中挑选了30场与你分享。
2019年恰逢中法建交55周年,6月28日,“中国美术馆国际交流系列:不朽的传承——法兰西艺术院雕塑院士作品展”在中国美术馆开幕,展出法兰西艺术院5位雕塑院士——克罗德·阿巴吉、让·卡尔多、让·安哥拉、安东尼·彭赛、布里吉特·泰尔齐耶夫的37件雕塑作品。
2019年法国阿尔勒摄影节(Les Rencontres d’Arles)于7月1日在普罗旺斯小城阿尔勒拉开帷幕,这是这个全球历史最悠久摄影艺术节的第50个年头,50场展览同期开幕,旨在通过摄影和影像回应一个“在纷乱中的世界”(a world in turmoil)。
与第58届威尼斯双年展(Venice Biennale)同期进行,英国作家与陶瓷艺术家埃德蒙·德瓦尔(Edmund de Waal)将展览“诗篇”(Psalm)带到了威尼斯犹太人聚集区(Campo di Ghetto Nuovo)。
7月8日,在日本东京国立博物馆开幕的“三国志展”就以此为关键词举办了该馆最大规模的中国主题展之一,从中国18个省(市、自治区)46家收藏单位选取了220余件(套)展品,从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生活等多方面展示东汉——三国分立——西晋时期的历史风貌。
十年之后的今天,《密特拉》首次在美国之外的地区展出——在7月27日于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的马克·布拉德福特个展“洛杉矶”(Mark Bradford: Los Angeles)中,它与艺术家多年来创作的大型绘画、装置及视频作品一并呈现了其对于观念、过程、材料以及场域之间内在关系的不断探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