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月3日,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Mia)与美国著名先锋剧场导演、前卫艺术家罗伯特·威尔逊(Robert Wilson)合作呈献的展览“中国末代王朝的威势与华美”开幕,以沉浸式的方式,利用色彩、灯光、材料、音效、气味等情境的转变,将后现代元素代入传统的呈现语境之中,重新演绎了清帝国鼎盛时期的宫廷生活、政治与文化。在接受《艺术新闻》采访时,明尼阿波利斯艺术博物馆亚洲艺术部主任、策展人柳扬谈及了本次展览最初的构想及筹备过程中的一些趣事。
12月16日,嘉德艺术中心开馆以来首个当代艺术展览“地标—测绘中国当代艺术”开幕,展览汇集了包括徐冰、汪建伟、蔡国强、邱志杰等在内的15位当代艺术家创作的大型装置、影象和绘画。策展人郑胜天表示,“本次展览展出的作品无论是在直接、间接意义,还是其社会性的效果上,都如同地标般帮助我们认识历史和面对现实。”
提起美杜莎,最熟悉的莫过于“蛇蝎美人”的艳丽形象。在当代消费语境下,原本古希腊神话中那个令人恐惧、给人带来死亡灾难的蛇发女妖形象已荡然无存。2月5日,在大都会博物馆开幕的新展“危险之美:古典艺术中的美杜莎”,用60件作品向观众一步步展现了这个蛇发怪物是如何被逐渐美化,体现出希腊古典时期艺术中理想化的人文主义,并追溯美杜莎这一形象在后世的西方艺术中经久不衰的魅力。
2017年值俄国十月革命百年,这一对世界影响深远的历史事件正在世界各地的美术馆以视觉文化的方式得到再现。年末,中国国家博物馆和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联合推出“纪念十月革命100周年——俄罗斯国家历史博物馆藏十月革命文物展”展览,以十月革命的历史进程作为主要线索展示了众多苏联社会主义现实主义的作品。
清代苏州是收藏家汇聚之地,苏州吴氏堪称收藏世家的代表,从愙斋到梅景书屋,吴氏祖孙的收藏而今分布海内外,今年适值吴湖帆去世五十周年,“梅景传家”展无疑是故乡苏州对他最好的纪念。
巴黎蓬皮杜艺术中心于10月中旬推出了一项集研究、展演、论坛和与观众互动交流于一体的崭新项目 Cosmopolis,这个两年为一周期的多学科平台每届将专注一个主题,以研究和知识分享为基础、贴近现代都市生活、直击当下政治和社会议题。Cosmopolis#1 以“集体智慧”为核心主题,聚焦世界各地兴起的以集体形式从事研究和创作的艺术景观,呈现了12国15个艺术小组从照片到录像、从手工杂志到装置等不同媒介的作品。蓬皮杜中心法国国家现代艺术博物馆副馆长凯瑟琳·大卫表示:“艺术家以集体方式思考和行动并非什么新鲜事,至少可以追溯到19世纪末。不同的是,近来出现的群体,不论是长期或仅为某个项目而短暂存在,多半与对当代城市发展及政治和社会弊端的批判有关。”融入社会肌理和集体合作是这些艺术家实践的两大特点。今天,艺术家关注的问题不再是艺术的形式,而更多是在现今社会语境中,艺术能做什么。据悉,展览明年将移师上海。
2017年10月28日-30日,由现代传播旗下的《周末画报》与艺术平台 Modern Art 联合主办、LEXUS 雷克萨斯连续第二年独家赞助的“天工开物·非凡匠艺——中国新匠精神”巡展首站将在上海艺仓美术馆进行。
近代百余年来,日本艺术基于自身独特的造型观、美学观以及根深蒂固的日本式的感性方式,不断巧妙地把传统用新的形式 来加以替换,创造出既不是中国古代的,也不是西方现代的形式语言,并自觉或不自觉地成为西方艺术借以参照的一个坐标。从京都国立博物馆120周年首展日本国宝,到东京国立博物馆汇集运庆大师千年佛像;从草间弥生新宿开馆,到“混凝土诗人”安藤忠雄最大规模回顾展......《艺术新闻》特此精选十个展览,十个关键词带你走过东京、奈良、京都等地,一览秋冬日本大展的精彩。
9月26日,本年度四场特别展的收官之作“运庆——纪念兴福寺中金堂重建特别展”在东京国立博物馆展出,二十二件佳作集结形成史上规模最大的运庆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