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将迎来美国“特朗普时代”、俄国“十月革命”百年纪念以及嬉皮运动“爱之夏”50周年纪念日的2017年,将在这一年展览主题引入了更多革命性的、反主流的元素。借马丁·路德金发表《九十五条论纲》引发宗教改革 500周年,信仰与神秘体验的问题也再度引起人们的关注。此外,即将庆祝80岁诞辰的艺术家大卫·霍克尼(David Hockney)也将在2017举行多场回顾展,成为年度艺术界的话题人物。《艺术新闻》以六大关键词预测了本年度的展览焦点。
“香港故宫文化博物馆”被指为未咨询公众意见的政治计划|韩国慰安妇纪念雕像重现日本领事馆门前或将被永久留存|佛罗伦萨将对《大卫》在内的名作和古迹实施防震保护措施|海神尼普顿裸体雕像照片遭脸书审查|台北故宫以元旦新展“画鸡名品”迎接丁酉年
“讲故事”的约翰·伯格今日在巴黎逝世|公共藏品出售再惹争议:培根画作或以2000万美元被出售|摩洛哥国际艺术家大会将探讨“危机时代的艺术”|研究显示绘画笔触与艺术家认知障碍的关系|纽约 PS122 将迎来首位女性艺术总监
年关将至,2016年艺术世界的命运走势如何?过去的一年,对某些人来说充满奇迹,但对另一些人而言却是可怕的深渊。《艺术新闻》以全球视野梳理了“好运年”与“厄运年”的上榜名单。风头正劲的英国艺术家海伦·马腾自然是入选红榜,而玛丽娜·阿布拉莫维奇则是因涉嫌种族歧视言论及参与“灵魂烹饪”(Spirit Cooking)不得不与“厄运年”殊死纠缠。
2016年第32届巴西圣保罗双年展的主题为“生存不确定性”。从地缘政治的角度来说,到处都有各种不确定性,艺术的发展方向也是如此。2016年的艺术界,陶瓷呈现出回归的态势;虚拟现实、视频和数字艺术扮演的角色愈发重要;而美国总统大选过后,针对政治、种族、权利等议题的艺术作品频频被引起关注。纵观今后艺术的发展趋势,在众多声音和“不确定性”之上,也是无限的可能性。
总统肖像展凝视历史的脸庞 | 毕加索的《亚威农的少女》能否回到巴黎?| 爱尔兰国家博物馆收到匿名考古捐赠 | 诺尔曼·克利布拉特辞任犹太人博物馆馆长
2016年的艺术市场经历了一番技术手段的更新:苏富比购入“梅摩艺术品指数”以利用数据提高其竞争力,区块链技术正在迫使艺术品交易提高透明度,而在线艺术交易平台正在争夺更大的市场份额。除此之外,英国脱欧与恐怖活动的频发使得全球买家倾向于回避投机,转为寻找更稳健的投资方式,各家画廊和拍卖行也顺势调整了它们的战略。在过去的一年中,苏富比内部的结构性调整及股权变化也向2017年的艺术市场释放了不明的信号。
同性恋历史将成2017年英国展览关键词|西德尼·诺兰纪念展将在英国进行|奈良美智起诉 W.Lab 盗用其设计|乔-彼特·威金摄影展在新奥尔良举行|卡塔琳娜·格罗斯将发布音乐专辑|自二战起遗失的罗马古董被找回|乔治·伊斯曼博物馆建立在线档案库
2016年秋拍中高价拍品频出——以8144.75万美元成交的莫奈《干草堆》是今年全球最贵的艺术品,元代《五王醉归图》则以3.036亿元成交价成为年度最贵的中国艺术品。《艺术新闻》为你总结出2016年全球最贵的10件拍品以及新的趋势:巴斯奎特是2016年拍卖市场新宠儿,企业收藏代替个人成为拍卖市场的主流。
2016年将告尾声,全球艺术媒体不乏对2016年的回顾:《Apollo》的年度颁奖从艺术与博物馆范围的各领域中评选出2016年之最;《artforum》回顾各艺术领域中的 “Best of 2016”。对于政治议题的关注则是另一大主题,特朗普当选美国总统对于艺术界的冲击显然还在持续。更多有趣的主题还包括当下的 Clubbing 文化,艺术家书的爆发及日本年轻的艺术家社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