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北京三影堂摄影艺术中心策划的展览“中国摄影:二十世纪以来”于10月16日开幕,展览以全景方式的方式呈现了中国的摄影在各种禁忌下的奔涌,展现中国摄影艺术家对摄影艺术的理解和创作的徘徊变迁,以及百年来中国摄影艺术千姿百态的样貌。
“大计划”——邱志杰个展于10月16日在福建省美术馆开幕。这是邱志杰第一次“回老家”做个展,观众能同时欣赏到自2007年以来,邱志杰长期投入的三个艺术“大计划”: 《南京长江大桥计划》、《邱注上元灯彩计划》、《世界地图计划》。由此可以较为完整地关注并理解邱志杰近些年来的艺术创作和思考方向。
继9月的Photo Shanghai之后,摄影、影像的热浪紧扩散到了北京。第二届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以“陌生的亚洲”(Unfamiliar Asia)为主题,于10月15日在中央美术学院美术馆、798艺术中心和草场地希帕画廊同时开幕。相比上一届,本届双年展从主题到参展作品,都显示出更强的社会性和问题性。除主题展外,此次北京国际摄影双年展还包括了两个收藏展和一个摄影书展。
在刚刚开幕的的弗瑞兹(Frieze)艺博会上,近期若干波普展览参展艺术家的诸多作品纷纷登场。当安迪·沃霍尔等波普巨人的作品在市场上愈发难以企及的时候,那些被历史埋没的艺术家就愈发受到关注。而就在最近1、2年的全球学术界,一场“重新发现波普艺术”的风潮也已悄然展开。
伦敦时间10月12日,艺术家张鼎首个在英国进行的项目《龙争虎斗》在ICA上演。作为香港K11艺术基金会与ICA合作计划中的项目之一,张鼎与当地乐队、DJ、声音艺术家等合作,延续了他对声音、舞台、观众反应等的长期探讨。以李小龙电影《龙争虎斗》之名,张鼎在ICA搭建了一个又一个擂台,颇有“打通中西之脉”的意味。
10月,全球艺术界的目光都投向了伦敦,这里不仅有弗瑞兹艺博会和弗瑞兹大师展,还有随之而来的新一轮疯狂艺术季。10月13日,泰特现代美术馆的标志性空间涡轮大厅(Turbine Hall)迎来了一件新的大型装置作品——墨西哥艺术家亚伯拉罕·克鲁兹威利戈斯 (Abraham Cruzvillegas)为空间专门制作的《虚无之众》,艺术家以土壤为隐喻,探讨了当代人的身份问题。
10月13日,伦敦弗瑞兹艺博会(Frieze London)和弗瑞兹大师展(Frieze Masters)将迎来VIP之夜。今年,表演和参与性作品专区“现场”(Frieze Live)将会再次亮相弗瑞兹艺博会,而弗瑞兹大师展则将开启新单元“典藏”(Collections)。在两大弗瑞兹盛宴引发的疯狂十月艺术季中,《艺术新闻》带你细数6个伦敦卫星艺博会和7个不容错过的展览。
卢浮宫秋季大展“未来简史”(Une brève histoire de l’avenir)自9月开幕以来已吸引大量观众排队参观,与比利时皇家美术博物馆的“2050. 未来简史”展览分别从参照过往历史和预期未来的角度重新诠释了雅克·阿塔利(Jacques Attali)的著作《未来简史》。卢浮宫“未来简史”的策展人Dominique de Font-Réaulx对《艺术新闻》阐释了这一颇具气势的展览的策划始末和两大博物馆的创新合作。
在纽约,表演艺术双年展“Performa 15”将于11月在众多期待中拉开帷幕;在上海,小汉斯和MoMA PS1馆长策划的“15个房间”现场艺术展正在龙美术馆引起观众讨论。近10年来,行为表演艺术越来越多地在博物馆上演,而美国艺术史学家霍尔·福斯特(Hal Foster)则在新书《不美好的现在:艺术、批评、紧迫性》中分析了行为艺术近年来在当代艺术中的回归,并对其在博物馆中的大行其道提出了批判。
10月8日至11日,第十一届中艺博国际画廊博览会(CIGE)正在北京国家会议中心进行中。博览会打出了“拿免费换极致”的口号,此次博览会首次采用不收展位费的邀请制,并推出“50家画廊+50个艺术家个人项目”的运营模式,博览会总体品质有所提升。在近期艺术市场开始释放影响的中国现代艺术作品在本次博览会受到关注,然而博览会整体销售情况并不乐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