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月2日至5月31日,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UCCA)举办展览“中国摄影书集”。展览勾勒出中国社会复杂迂回的历史进程及摄影书的发生发展。项目主要执行者之一泰斯·格罗特·瓦辛克在接受TANC的采访时介绍了展览的源起和有趣的细节。
从4月3日开始,2015年香港首轮春拍开始,香港苏富比、香港佳士得、保利香港、嘉德等拍行将在4月3日-4月8日相继举槌。TANC特别连线6位拍行专家就中国书画、当代艺术、瓷杂、当代水墨等品类的春拍走势进行前瞻。
诺丁汉大学当代东亚文化研究中心主任葛思谛(Paul Gladston)近年出版的《中国当代艺术:一部重要的历史》(Contemporary Chinese Art: a Critical History)一书,被艺术家王广义认为具有“史诗般的迷人品质”,其规模和严谨也印证了这一说法。全书分为四个部分,开篇就熟练地把中国艺术放在从古代到20世纪中叶中国与西方之间文化交流的背景之中进行考量。
上海西岸开发(集团)有限公司与全球知名的艺术品物流服务商瑞士欧亚投资集团签署《上海西岸自由港项目合作意向书》,宣布打造国内首个纳入“自由港”(LE FREEPORT)全球服务体系的艺术品保税综合服务平台——上海西岸自由港。
社交网络上每天都有人转载猫的照片,但这种对猫的喜爱并非网络时代特有。纽约日本协会“猫的生活:平木浮世绘藏品精选”展览告诉我们,日本人对猫的热爱特别狂热。而这种热爱在江户时代就已经盛行了。
在整个文化领域,积极的借用是现代创作者一直关注的创作方式。借用并不是一个新现象。文艺复兴就是自由地复制和借用了古代雕塑和建筑中楣装饰上的人物和构图,自从那以后,艺术家都在“窃取”或者转述其他艺术家的作品。
“徐震艺术大展”今日于上海龙美术馆(西岸馆)开幕,以商品概念作为艺术创作模式展出百余件作品,涉及徐震艺术实践中的多种媒介,是最大规模的徐震个人艺术作品集结。
“今时的经典曾为往日之革新。” 在当代“无物常驻”的社会形态下,正是对本源的体认和对美学身份的持续更新,使时尚的生命“以此刻为永恒”。
作为中国首屈一指的设计盛事,“设计上海”2015将首次大规模地集中展示全球顶尖设计品牌,提供一个与众不同的交流、交易平台。届时,展会将迎来300个国际设计品牌、国内外顶级设计师以及一线设计精品店的积极参与,其中70%的参展商将会是首次在中国亮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