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我们

《艺术新闻》创刊于2013年,是超媒体集团旗下艺术媒体群的重要一员。每月出版的刊物随《周末画报》发行,其数字版通过网站以及APP“iart艺闻”即时更新。《艺术新闻》是艺术世界的记录者与参与者,以其对艺术界的专业报道与长期观察,是艺术专业人士与艺术爱好者了解艺术趋势与动态的必读媒体,也成为了当代艺术史的重要参考。


联系我们

《艺术新闻》
上海市黄浦区建国中路10号5号楼 5211室 邮编:200025
Room 5211,Building No.5,The Bridge 8, 10 Middle Jianguo Rd., Huangpu District,Shanghai,China. PC:200025
Tel: (8621) 6335 3637
Email:theartjournal@modernmedia.com.cn

广告

客户经理

赵悦

EMAIL: yue_zhao@modernmedia.com.cn


客户执行

季佳雯

EMAIL: jijiawen@modernmedia.com.cn


TEL: +86 21 6335 3637-386

exhibitions|展览 刘小东:在绘画中,与生活和艺术往复交手

2025年11月25日,刘小东的大型个展“河东,河西”在泰康美术馆开幕。展览以两幅刘小东在不同时期所绘的少年面孔作为开端。创作于2000年的《自古英雄出少年》中站着三个推着单车的少女和两个手插在兜里的男孩,他们穿着同一套制服,明知彼此的存在却仿佛被画中间的一道灰墙生硬地隔开——这是已过而立之年的刘小东对90年代迷茫的青春的捕捉。在这幅画一旁,是刘小东四十年创作生涯的一支“序曲”:一幅刘小东17年前在中央美院附中就读时所画的自画像素描。画面中少年的眼神明亮却懵懂,在他的脸庞上人们已然可以看到刘小东后来为人们所熟悉的厚嘴唇与微蹙的眉头。刘小东回忆起这幅画的创作时说道:“那是在附中三年级,经过了学院的各种训练,那时候我突然开始寻找,能不能画出一点人的具体味道。”

exhibitions|展览 棱镜下的历史幽灵与身份追问:看后泡沫经济时代的日本艺术

1989年1月7日,日本昭和天皇驾崩;翌日,日本进入平成时代。同年12月底,日经平均指数触及历史高点,随之而来的却是自1991年起地价下跌与长期经济停滞——人们后来将其称为“失去的十年”(亦有人延展为“失去的三十年”)。

feature|特写 华人新兴艺术群落的纽约生存:在挤压与流动中扎根

位于纽约联合广场书店空间的重音社(Accent Sisters)在2025年夏初呈现了一个名为“Reject Me Harder”的展览,邀请14位处于不同职业阶段的艺术家与从业者,围绕“被拒绝”的经历创作——包括来自机构的拒信、错失的驻地、被拒的感情、家庭的不理解等。展览还举办了一晚开放麦,向公众征集被拒绝的故事,现场笑中带泪,在纽约华人艺术圈引发热烈共鸣。“这个展不是要愤怒反抗,而是带点幽默的态度,”策展人陈驰对《艺术新闻》表示。她提到展览甚至为写得最礼貌的拒信机构颁奖。“我们知道不可能靠一个小展就颠覆整个机制,但希望激起更多讨论,也让人们看淡那些把守机会的机构。”

exhibitions|展览 首届布哈拉双年展:“破碎心灵的食谱”与其“治愈之味”

在飞机降落塔什干之前,针对这次旅行的集中调研已为我拼凑出一种对丝绸之路的想象。布哈拉作为丝绸之路的心脏,亲历了东西方文明分别在其中扮演复杂角色的时期。这种思想旅行无非是聒噪舆论环境中的一剂解毒良药,但也让我整个夏天在度假人群中显得格格不入。伦敦和纽约的艺术同行们听说我即将前往乌兹别克斯坦,纷纷露出惊诧的表情。他们认为在全球化导致艺术行业质量“稀释”的背景下,仍然痴迷于探索新的边缘地带近乎是堂吉诃德式的行为。但是如果跳出艺术圈的视角,就会发现大众游客对乌兹别克斯坦并不陌生。近年来,这里迅速成为以撒马尔罕和布哈拉为核心的全球旅游热点之一。除了绝大多数中亚邻国和俄罗斯游客之外,越来越多的年轻女性在小红书上分享在撒马尔罕蓝色建筑背景前的自拍照;每周从意大利飞往乌兹别克斯坦的航班接近满员;在伦敦,备受欢迎的乌兹别克餐厅及公共巴士上的旅游广告也证明着这个国家正在吸引更多目光。

art market|艺术市场 克里姆特作品《伊丽莎白・莱德勒肖像》以2.36亿美元于苏富比成交,创下现代艺术品拍卖纪录

纽约时间11月18日晚,苏富比于今年秋拍特别呈现的李奥纳德・A・兰黛珍藏(The Leonard A. Lauder Collection)在苏富比位于纽约的全球新总部举槌。该批收藏中的核心拍品,由古斯塔夫・克里姆特(Gustav Klimt)于1914-1916年间创作的博物馆级巨作《伊丽莎白・莱德勒肖像》以2.05亿美元落槌,2.3636亿美元成交,不仅刷新艺术家拍卖纪录,更创下苏富比拍卖历史最高价、现代艺术品拍卖历史最高价,以仅次于列奥纳多·达·芬奇(Leonardo da Vinci)的《救世主》(Salvator Mundi)4.5亿美元的成交价,成为拍卖史上第二高价的拍品。

interview|专访 专访拉查蓬·乔楚伊: 以“花园”为情境想象新的双年展模式

黄绿相间的轻质篷顶悬浮于广场之上,淡紫色的野餐桌椅随处散落,小巷内的公共饮水设施与流动推车小摊都呈现出邀请的姿态,等待城市中的人们在此停留、相聚、野餐或游玩——由曼谷建筑事务所all(zone)策划的第二届外滩建筑节(RAM assembles)以“上海野餐”为题,通过设计与公开招募,在外滩美术馆外的广场上带来了五件建筑介入装置与超五十余场公众活动。相似的帐篷凉亭在all(zone)为泰国双年展、沙迦建筑双年展、Wonderfruit音乐节所建的公共装置以及墨尔本的MPavilion中都可见,运用轻型构件打造半开放式公共结构的逻辑也存在于事务所为吉姆·汤普森农场(Jim Thompson Farm)、曼谷公共夜市和在芝加哥建筑双年展呈现的“光屋”(Light House)项目之中。

art market|艺术市场 第12届西岸艺博会迁新址,带动徐汇滨江艺术图谱再升级

现在,即使在江风强劲的夜晚,前往GATE M西岸梦中心寻找一张空闲的餐桌也并不容易——此种熙熙攘攘的景象,在2014年首届西岸艺术与设计博览会(下文简称“西岸艺博会”)时是无法想象的。在此之前,或许最令前往西岸艺博会的展商和观众介怀的,正是就餐和停车难题。除了“梧桐区”,如今上海“城市漫步”(citywalk)的另一条热门线路如今必然是徐汇滨江,相较于市中心的海派时髦,徐汇滨江更多呈现的是上海这座城市前沿的艺术、文化与商业的融合氛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