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的VIP预展将在3月22日开幕。在亚洲最大规模的艺博会开幕之际,《艺术新闻》为您总结香港艺术展览的热门地区,为您的香港艺术之旅提供一份全面指南。
3月21日,纪录片《乌利·希克的中国生活》在香港会展中心进行了亚洲首映。作为本届巴塞尔艺术展香港展会中“光映现场”的重头戏,并配合目前在香港太古坊Artistree举办的展览“M+希克藏品:中国当代艺术40年”,纪录片从不同侧面展示了乌利·希克的收藏史与中国当代艺术40年。
3月21日,K11艺术基金会的合作伙伴蛇形湖美术馆联合总监汉斯·乌尔里希·奥布里斯特与策展人阿米拉·贾德共同策划了展览“HACK SPACE”,徐文恺(aaajiao)、曹斐、崔洁、郭熙、胡庆泰、黎清妍、李燎、梁硕、陶辉、徐渠及翟倞共11位中国艺术家,与新西兰艺术家西蒙·丹尼的作品在同一个空间内展开对话。K11艺术基金会创办人郑志刚及两位策展人分别接受了《艺术新闻》的采访,谈及了在地语境中的“骇客精神”。
3月19日,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在深圳蛇口召开品牌发布会,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与招商蛇口联合发布了文化综合体“设计互联”,将目前在建的V&A展馆、剧场、滨海发布厅和观复博物馆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机构形象。这座由槇文彦主持设计的建筑已结构封顶,并定于2017年上半年开馆。
3月19日,海上世界文化艺术中心在深圳蛇口召开品牌发布会,英国国立维多利亚与阿尔伯特博物馆与招商蛇口联合发布了文化综合体“设计互联”,将目前在建的V&A展馆、剧场、滨海发布厅和观复博物馆进行整合,以形成一个统一的、开放的机构形象。这座由槇文彦主持设计的建筑已结构封顶,并定于2017年上半年开馆。
3月20日,展览“事件的地貌”在OCAT深圳馆开幕,英文标题借用谚语“挖一个洞去中国”,指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美术馆空间中挖洞造塔,令人联想起发端于上世纪60年代的西方大地艺术。今天在中国,这一以“土地”为主题的当代艺术实践能否为城市化进程中的难题提供一种方向呢?
3月19日,“阿尔贝托·贾科梅蒂回顾展”在余德耀美术馆开幕,贾科梅蒂逝世50周年之际,该回顾展展示了雕塑艺术大师贾科梅蒂的创作体系,是迄今为止全球最大的贾科梅蒂回顾展。
上海龙美术馆的巨大而强势的清水泥空间终于迎来了对这个场域具备完全控制力的艺术家。3月19日,奥拉维尔·埃利亚松(Olafur Eliasson)首次个展“无相万象”来到上海。埃利亚松的作品素来以科技和互动元素而著称,并与社会议题紧密相连。针对龙美术馆的空间,他的作品不但与建筑结构本身产生互动,还在想法和行动中架起艺术和社会的桥梁。
艺术家徐冰与法国品牌路易威登开展跨界合作,共同制作了“英文方块字书法”文房四宝特别定制硬箱。该硬箱将在今年5月于香港苏富比进行拍卖。
2016年3月18日,佳士得任命魏蔚女士为亚洲区总裁,蔡金青女士为中国区主席。仅2016年第一季度,艺术行业就有诸多的重要任命发生,从拍卖领域到美术馆、教育机构、双年展,纷纷任命女性为其新领导人。这一现象是否代表女性在艺术世界的话语权的显著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