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汉明的个展“明年”于6月10日在尤伦斯当代艺术中心开幕,展出黄汉明两件新作,装置《中国科幻戏曲的舞台布景设计》及影像作品《明年》。在《艺术新闻》的专访中,黄汉明谈及新作的创作动机,及他对于未来及过去的解读。
5月16日,龙美术馆“食洋而化,风神独韵——关良先生115周年诞辰特展”拉开帷幕,这是迄今为止最全面地展现关良绘画成就的一次展览。这位沉寂了半个世纪的艺术家最近得到了美术馆的密切关注。
5月18日是世界博物馆日,TANC为你呈上过去一年全球最受欢迎博物馆及展览大调查。2014年,草间弥生的展览遍布全球各大美术馆,成为艺术全球化的符号。而卢浮宫连续7年蝉联全球博物馆调查榜榜首,韩国国家博物馆也跻身全球十大最受欢迎博物馆之列。
人们常常以为对参观人数的关注是一个当代现象,然而博物馆对参观人数的持续关注是从18世纪开始的传统。从展览的历史数据能得出什么结论呢?根据统计,印象派的展览总是最受欢迎,不仅是在英国和美国,在日本更是如此。
“过去有句说法,看在威尼斯,买在巴塞尔,这个说法现在要改了。”由于双年展的提早开幕,纽约弗瑞兹艺博会上(Frieze New York)的艺术经纪人们正在从双年展的影响中获益。同时,商业展览与非商业展览之间的隔墙正在崩坍。
值中瑞建交65年周年之际,中国首都博物馆携手日内瓦艺术与历史博物馆(MAH)及高级钟表制造商江诗丹顿在首都博物馆合作呈现了“日内瓦:时光之芯——瑞士钟表文化之源”展览(2015年4月24日至8月12日)。展览聚焦于日内瓦制表业的辉煌历史,以日内瓦杰出的钟表作品讲述了人类计时历史的起源及演进。
灵活多变的巨型空间蔚然成风,在惠特尼美术馆新馆声称拥有纽约博物馆中最大的一个无柱空间时,洛杉矶布罗德博物馆的无柱空间已经大得惊人。然而巨大的无柱空间背后,受罪的可能是策展人和预算。
惠特尼美术馆新址于5月1日开幕,这座由建筑师伦佐·皮亚诺(Renzo Piano)设计的新馆将为馆藏展示提供更多可能性。即使挑剔的批评家也几乎毫无例外地赞许新馆的设计和开馆大展。该馆馆长亚当·维恩博格及策展人与《艺术新闻》分享了他们对新馆和开馆展的看法,美术馆团队中的3位策展人还向我们分别推荐了他们最期待的一件馆藏。
从萨尔瓦多·达利出现在电视综艺节目“What’s My Line ?”,到安迪·沃霍尔设计的梦幻的樱桃圣代冰淇淋商业广告,纽约犹太博物馆正在展出的“革命与眼睛:现代艺术和美国电视的诞生”展览为人们展现现代艺术与电视这一大众媒介之间的关系,探讨二者如何共存互生并改革了我们的视觉美学。
美国博物馆高层迎来新一轮的世代交替,寻找馆长适合人选的竞争日益激烈,空缺“制造了很多焦虑”。为此,许多美国博物馆采取了超越常规的做法:越来越多首席策展人、部门负责人、大学博物馆主管和社区艺术领袖这些以往不大考虑的候选人将进入招聘委员会的视野。